虫声秋后悲

出自宋代张嵲的《病中夜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ng shēng qiū hòu bē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新凉增客意。
卧病复逾时。
雨脚夜深白,虫声秋后悲
高低山树立,迢递晓钟迟。
此夕天涯鬓,知添几缕丝。
()
客意,卧病,复逾时,深白,高低,树立,迢递

《病中夜雨》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这首诗以病榻上的夜雨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客情的增加和疾病的加重所产生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夜雨,新凉增客意。
作者身患重病,夜晚的雨声带来了一丝凉爽,同时也增添了对客人的思念之情。

卧病复逾时,雨脚夜深白。
作者的病情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夜晚的雨声越来越深沉,仿佛在宣告着病痛的不断加重。

虫声秋后悲,高低山树立。
秋天已经过去,昆虫的鸣叫中带有一丝悲凉。高低不平的山峦和矗立的树木构成了景色中的一道道景致。

迢递晓钟迟,此夕天涯鬓。
迢递的晨钟声渐渐迟到,天涯上的人们也在这个夜晚守着自己的鬓发。

知添几缕丝。
作者意指病情的加重,使得他的鬓发增添了几缕白发。

这首诗在表面上描绘了一个病榻上的夜晚,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客情的思念、病痛的加重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雨声、虫鸣、山峦和钟声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展示了一种孤寂、悲凉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幽深,诗情细腻,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张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