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鳞去蛰三池浪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金陵送左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ū lín qù zhé sān chí l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临歧掺袂欲何言,罢酒开船色惘然。
万里重逢傥无日,一杯相属岂非天。
修鳞去蛰三池浪,倦翼归投万壑烟。
从此登临只西首,美人家在夕阳边。
()
开船:开船kāichuán船开始在水上航行
惘然:(形)失意的样子。
重逢: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分别后又见面;再次相逢;再遇见:故友~。久别~。
岂非:(副)用反问语气表示肯定,相当于“难道不是”:~怪事一桩?
万壑登临:(动)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西首夕阳:(名)傍晚的阳光:~西下|~返照。

《金陵送左史》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左史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临别时握手相别,要说什么好呢?
停止了饮酒,开船时的神情忧郁。
千里重逢的日子,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举杯相送,难道不是上天所赐的吗?
离开波涛翻滚的三池,结束了游泳鱼儿的生活,
疲惫的翅膀归巢,投入了千万峡谷的云烟。
从此以后,攀登山顶只能朝西方,
美人的家就在夕阳下。

诗意和赏析:
《金陵送左史》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与左史在临别时握手告别,但面对分别,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无言之感使他无法找到恰当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中描述了罢酒开船时诗人的颓丧和忧伤的神情,暗示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迷茫。

诗人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但他也感到时间的流逝似乎没有明确的安排,这使得他对与左史再次相聚的希望变得渺茫。诗人提到举杯相送,认为这样的离别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命运所安排的。他以此表达了对缘分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离开波涛翻滚的三池,结束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归巢疲惫的翅膀,投入了千万峡谷的云烟。这里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诗人的人生变迁和归宿。通过离开三池和长飞的鸟群,诗人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告别和对安定归宿的向往。

诗的结尾描述了诗人攀登山顶只能朝西方,美人的家就在夕阳下。这里以山巅和夕阳的位置来象征诗人的处境,暗示他将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继续他的人生旅程。与此同时,诗人提到了美人的家,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对爱情和家庭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安宁和温馨的追求。

《金陵送左史》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诗人对时间、命运和归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