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朗读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畏岭险,
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
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
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
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
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
作诗赠路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宁国军辛崔寺丞离开宁国,前往临安的情景。诗人在六月的时候,对于山脉的险峻感到忧虑,但是他还是决定踏上曲折的旅途。他远远望见了高空中飞翔的雁群,它们有序地排列在江上飞行的凫鸭之上。诗人思考鱼在水中游动,鸿雁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诗人的故乡而言,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鱼和鸟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不同地域的人民而言,他们也都有着追求幸福和安乐的权利。诗人由此感叹自己对于离别的思念和眷恋,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赠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情厚意的情感。通过描绘山川和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读者分享。诗人以鱼和鸟的形象,寓意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追求幸福和安乐的愿望是一样的。他以此表达了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祝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文关怀。整首诗抒发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慰问之意,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感人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意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思念和祝福,展现了他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
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
开樽暂喜愁肠破,堆案仍劳病眼看。
自笑不归田里去,谩将名姓挂朝端。
()
曾约双琼品凤箫。
玉台光映玉娇娆。
银花烛冷飞罗暗,宝层香融曲篆销。
帘影乱,漏声迢。
()

白日何冥冥,送子黄河阳。执手无一言,仰见双雁翔。

处卑心罔怡,奋飞多中伤。抚剑两踟蹰,低头涕沾裳。

()

风尘契合汉功臣,天以英雄出灭秦。莫为淮阴恨蝉冕,烟波曾作钓鱼人。

()

无终有国已难寻,洞口谁为梁甫吟?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

()

祷祈勿告天,酒浆勿浇地。阴阳和也无妖气,

阴阳愆期乃人致。病生心腹不自医,古屋澄潭何神祟。

()
浅褐衫儿寿带藤。
碾花如意枕冠轻。
凤鞋弓小称娉婷。
约略梳妆随事好,出尘标韵出尘清。
()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

芙蓉楼中饮君酒,骊驹结言春杨柳。

豫章花落不见归,一望东风堪白首。

()

避世真成僻,凭高思欲仙。岭云频酿雨,溪树半拖烟。

日落下山牧,林依斫岸船。片帆孤眺外,归鸟一尊前。

()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杂英飞尽空昼景,

绿杨重阴官舍静。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

()
名贤得位古来难,君有高名宇宙间。
愿率众星环北极,要令百世仰西山。
()

天台岁暮重堪悲,花落花开两路离。月照泪痕粘凤枕,风生情义动鸳闱。

碧纱红树荒凉处,白石苍苔寂寞时。此恨不知何日了,天台岁暮重堪悲。

()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

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