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憎词客并诗客。宋代。项安世。生憎词客并诗客,只解悲秋不爱秋。玉作花肌娇不柰,金妆宝靥笑无休。桂香夜夜薰罗袖,蕣彩朝朝艳醉眸。脱尽画桥千尺柳,舞腰如束更风流。
《爱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词客对秋天的忧伤和不喜爱的情感。以下是《爱秋》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爱秋
生憎词客并诗客,
只解悲秋不爱秋。
玉作花肌娇不柰,
金妆宝靥笑无休。
桂香夜夜薰罗袖,
蕣彩朝朝艳醉眸。
脱尽画桥千尺柳,
舞腰如束更风流。
译文:
很不幸,我是个赋词的文人,
只懂得悲伤秋天,不喜爱秋天。
美玉般的容颜不适合娇艳的花朵,
金妆妆点的美人笑声不停。
夜夜被桂花香气弥漫,香袖被浸润,
朝朝被繁花绚烂迷醉双眸。
画桥上的柳树已经褪尽了千尺的翠绿,
优美的舞姿束起更加风流婀娜。
诗意和赏析:
《爱秋》一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词客对秋天的矛盾情感。词客生憎词作和诗作的身份,只能体会到秋天带来的悲伤和忧伤,而无法真正欣赏秋天的美好。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玉和花朵、金妆和宝靥进行对比,强调了自身与秋天之间的不协调。桂花的香气夜夜弥漫,花袖被浸润,繁花绚烂艳丽迷醉了词客的双眸,但他仍然无法真正爱上秋天。最后,诗中描绘的画桥上的柳树已经失去了翠绿,而舞姿依然优美,这也可以被理解为词客自身虽然不喜爱秋天,但仍然展现出风流婀娜的气质。
整首诗以短小精悍的语言展现了词客对秋天的矛盾情感,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之情。诗中的对比和意象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揭示了词客对自身身份与情感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对秋天情感的复杂性,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