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宋代。梅尧臣。日落月复昏,飞蚊稍离隙。聚空雷殷殷,舞庭烟幂幂。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猛蝎亦助恶,腹毒将肆螫。不能有两翅,索索缘暗壁。贵人居大第,蛟绡围枕席。嗟尔於其中,宁夸觜如戟。忍哉傍穷困,曾未哀癯瘠。利吻竞相侵,饮血自求益。蝙蝠空翱翔,何尝为屏获。鸣蝉饱风露,亦不惭喙息。甍甍勿久恃,会有东方白。
《聚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日落月再昏,飞蚊稍稍离开缝隙。
聚集在空中雷声隆隆,舞动在庭院的烟雾之中。
蛛网白白地织成,螗斧却不能击破。
凶恶的蝎子也加入恶行,腹中的毒将要扎人。
它们没有双翅,在暗壁上爬行。
贵人居住在宏伟的宅邸里,被华丽的龙纹织物围绕。
唉,你们在其中,岂能夸口说自己像战斗的戟?
忍受着困苦和贫穷,从未感到悲哀和消瘦。
它们争相咬吻,喝血以求得益处。
蝙蝠在空中翱翔,从未被捕获。
鸣蝉充实着风和露水,也毫不羞愧地停息鸣叫。
高高的屋檐不要长久地依赖,东方必会变得明亮。
诗意:
这首诗以聚集在夜晚的蚊子为象征,描绘了一幅社会现象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蚊子与其他生物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中弱者与强者之间的不平等,以及贫富差距的存在。蚊子代表了弱小、贫穷和受压迫的人群,而其他生物则象征着权贵和富裕的人们。诗人通过对不同生物的描绘,呈现了社会不公和悲苦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关切。
赏析:
《聚蚊》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寓言般的场景,通过对蚊子和其他生物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忧虑之情。蚊子作为弱小和被压迫的象征,与其他生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蛛网、螗斧、蝎子等,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意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现状的警示,暗示着东方的变革和希望。整首诗凭借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卖花声 雨夜独坐。清代。郑莲孙。恼煞落梅天。细雨连绵。通宵不住洒连纤。罗帐低垂屏半掩,独坐灯前。香饼鸭炉添。倦倚疏帘。芭蕉敲碎绿窗烟。迟漏疏钟闻断续,恐不成眠。
浣溪沙 其九 雨不止作。明代。夏言。闭门连夕雨声寒。晓起萧萧更倚阑。清如茅屋住江干。天际阴云横作阵,泥中莎草乱成团。长安大道几时干。
夜行船•花底私语。清代。彭孙遹。半蝉鸳绡轻蘸碧。软春纤湘纨无力。圆靥初分,横波欲泻,心事有谁知得。解意芳姿偏作剧。故意儿弄人羞涩。笑指莲花,向侬偷问,可似粉郎颜色。
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宋代。杨万里。玉节星槎下九天,祝融海若让云烟。故人一别还三岁,新句如今更几篇。忆昨待班南内否?论诗看雪未央前。梦中若个韶州路,庾岭梅花正可怜。
念往。宋代。王炎。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临没尚了了,儆戒皆可书。子言不可忘,我意当何如。
双头莲。唐代。无名氏。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翦。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惟恐易落难留,仗何人巧把,名词褒羡。狂风横雨,枉堕落、细蕊纷纷千片。异日结实成阴,托称殊非浅。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山堂有作。宋代。黄裳。烟笼云锁几千年,流俗寻山岂得先。一水中分吴越界,四峰前卧汉唐仙。閒游东径窥青海,偶往西源玩白莲。却省内游还有感,杖藜独立夕阳天。
赠刘善叙往湖南并引。明代。罗伦。爱汝今日湖南游,长风万里无清秋。江山有待亦吾土,兄弟相看是故侯。直道每增知己重,老夫端为大家忧。天台旧有延生药,转手疲癃信尔瘳。
李广。清代。林朝崧。射虎蓝田著短衣,老来未悟出山非。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将军竟不飞。对簿能堪长史责,摧锋曾突左贤围。一刀断送胡沙外,才气无双是祸机。
南亭。宋代。寇准。初夜南亭望,清吟露湿衣。雨馀群籁发,天淡数星稀。秋气又还至,故园犹未归。虚堂愁重入,烛白冷光微。
开先漱玉亭。清代。顾贞观。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纵横题石字,但见莓苔绿。洗钵注军持,馀生此焉足。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宋代。仲并。梅经多雨玉飘零,就有残枝因未醒。安得吴侬不歌舞,满畦扶起麦青青。
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宋代。邵雍。南园一色栽桃李,春到且图花草开。多谢主人情意厚,天津客不等闲来。
东村漫兴 其一。元代。贝琼。溪上秋风老拒霜,居人星散似淮乡。谁家十五琵琶女,就客能弹陌上桑。
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江亭晚眺。宋代。张绍文。登高便可豁双明,吟外还能见物情。南北盛衰关大数,英雄得失总虚名。莫云千里乡心远,寒雁一声秋意清。江上白鸥应笑我,等闲虚负水边盟。
龟峰白云为徐凤池赋四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涕泣谁家儿,白马来何处。不识阿母坟,三匝坟前树。
浪淘沙 题侣云居山水遗墨册。魏晋。高燮。木落洞庭声。恻恻寒生。暝烟无语夕阳明。远树秋山增百感,淡墨描成。椎髻葛衫轻。思也凋零。含毫点笔不胜情。一叶扁舟人一个,如许凄清。
题浯溪。宋代。胡寅。戎马胡为践神京,翠华东巡朝太清。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皇威意无穷发北,老傅坐筹自巾帼。谋臣猛将俄解体,吹入胡笳一萧瑟。寒南莽莽多穹庐,塞雁年年不系书。回首朔云清泪满,伤心玉坐碧苔虚。中兴圣主宣光类,群材合沓风云会。会稽甲楯今几时,於铄王师尚时晦。最喜肃侯开肃宗,不谓晨昏急近功。竟使大唐宏业坠,丰碑有愧昭无穷。徙倚碑前三太息,江水东流岂终极。颂声谐激不为难,君王早访平戎策。
鸣峰岩。宋代。黄岩孙。卓道当年爱此峰,直於顶上驻禅筇。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唐代。卢纶。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斗鼠摇松影,游龟落石层。韶光偏不待,衰败巧相仍。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琴师阮校尉,诗和柳吴兴。舐笔求书扇,张屏看画蝇。卜邻空遂约,问卦独无征。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守农穷自固,行乐病何能。掩帙蓬蒿晚,临川景气澄。飒然成一叟,谁更慕鶱腾。
冰崖杨明府德藻携红酒肴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元代。方回。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颍疾挥葱指长。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炰羔剪韭儿辈问,此岂拜石米元章。
池莲着十花中一朵自房中复起楼子旧未尝见也。明代。顾清。十朵参差一样红,綵楼重起绿房中。不知物理关人事,为有文章夺化工。官路晓槐阴密映,客堂春草梦先通。白头笑我长林下,时傍西风候塞鸿。
陌上桑。南北朝。王台卿。郁郁陌上桑,盈盈道旁女。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自和山房十咏。宋代。李曾伯。坡翁昔爱是山中,我以何人敢比踪。筑室买田居此了,闭门读易保吾终。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元代。王奕。星气西流一掷梭,起看斗柄夜如何。篝灯急了床头易,明发开门事又多。
月中行(和黄复庵)。宋代。吴文英。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秋花旋结小盘虬。蝶怨夜香留。
水调歌头 其一 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宋代。刘一止。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偶成。清代。宝廷。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
和水竹梅烛韵。宋代。李曾伯。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菩萨蛮十五首 其十三。清代。项鸿祚。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望断草芊绵,雁飞秋满天。
募兵行六首。明代。谢少南。金勒雕鞍騕褭才,何须论价买龙媒。总拚乐土千人产,蹴踏沙场万里开。
浣溪沙(武康社日)。宋代。毛滂。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为顾御史题竹林茅舍图。明代。王汝玉。簪绂遂初衣,结茅在深竹。庭静积秋阴,窗虚锁寒绿。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欲因风雪夕,来拟联床宿。为问捧简时,何如此幽独。
梅山摘其绝为四首和来余因以次韵。宋代。陈著。老我相逢还一笑,杯盘草草自家风。从人漫说侯鲭好,难与耆英菜味同。
凤栖梧 惠山寺。元代。张可久。寺下苍山蹲玉几。两两髯龙,涧底*云起。矮屋低垣祠短李。旧题名胜今余几。驳石阑干曾遍倚。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隐隐蕉花修竹里。
罪言。宋代。彭秋宇。四境风寒满目秋,区区嫠归隐深忧。岂无豪杰二三策,亦有东南百十州。斫案肯迎新造魏,挥戈曾复旧宗周。仓公一望休惊走,好把囊中暝眩投。
大安道。明代。陆弼。薄游历吴楚,忽忽更南征。春色关门草,年光过客情。山衔纡路转,水划峭崖鸣。一被风尘误,空多世上名。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二。明代。释函是。寒月窥帘悄,晴云覆岫阴。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
密庵题柱二首。宋代。刘学箕。清钟静室破寂历,灏气空山生泬寥。长林风送润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正月元旦陪车驾蒋山寺祠佛夜归追赋二绝 其二。元代。刘崧。香台百尺拥雕棂,一朵青莲出紫庭。龙辇先登开善塔,鸾旗犹驻翠微亭。
游庐山开先寺和陈宪长韵。明代。祁顺。平生爱庐阜,此日得攀缘。纵目乾坤外,游心混沌先。九江仍旧派,五老未华颠。云敛金轮现,崖空石镜悬。上方闲岁月,深洞半云烟。物外通三岛,壶中别一天。坐来消俗念,吟就耸诗肩。佛礼金仙象,僧参玉版禅。炉峰腾瑞蔼,康谷泻飞泉。淑气钟灵异,高名冠幅员。欧苏题未泯,李谢迹皆仙。无限怀贤思,安排付锦笺。
次绿字韵。宋代。曾几。会前南山青,舍后北山绿。扪萝陟其巅,策杖绕其足。中间奇绝处,青里见心腹。登临岂不佳,老境日以蹙。谁知怪石供,能坐我郊牧。政应索幽遐,何惮越川渎。嵚崎庾岭南,美者色苍玉。赏音无东坡,尤物多跧伏。今年致书求,屡以可否卜。故人为遣送,健步远相逐。虽非古仇池,要是好崖谷。似为天所矜,此段独从欲。深惭舁致重,路转知几曲。安得沧海神,鞭笞使之速。
木公新斋成题寄。明代。释函可。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
东斋杂咏{道榻}。宋代。张耒。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干。
七夕。明代。王跂。悠悠湘竹断娥皇,漠漠巫云待楚襄。泪尽便成千古别,情深堪待一年长。九枝灯焰侵微月,七孔针囊解暗香。空拟乘槎问消息,黄河无影到衡阳。
得胜乐·夏。元代。白朴。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望江南 其一 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清代。黄钧宰。拜春月,春月几回圆。清露滴残蟾有泪,宝香焚尽鸭无烟。情语达诸天。
哭麹山人(一作耿湋诗)。唐代。司空曙。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赋翠微。元代。顾盟。倚山为宅似城闉,耕凿悬知可疗贫。政想绿阴当瓮牖,但愁翠雨湿纶巾。投林鼠雀终无角,出谷峰峦半似人。浊世无忧惟隐者,愿分藜藿老天民。
春贴子词 其四。宋代。司马光。圣主终朝勤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步步高。唐代。无名氏。四更里,玄圃清风细。来往无凝滞。解垢衣。心月高悬照云溪。上天梯。独折蟾宫桂。三界十方惟独步。认得曹溪路。一物无。真欢真乐饮醍醐。不须沽。高唱无声曲。
冬月苗汝材自晋中以毡衣巾见赠诗以谢之。明代。杨巍。雪天草阁自优游,仍拟张衡古四愁。裘帽两函分海县,故人千里忆并州。兴来剡水寻诗客,囊尽长安当酒楼。缱绻已知君意在,愧无锦绣段相酬。
石城。唐代。李商隐。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寓居开元精舍,酬薛秀才见贻。唐代。许浑。知己萧条信陆沉,茂陵扶疾卧西林。芰荷风起客堂静,松桂月高僧院深。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怜君诗句犹相忆,题在空斋夜夜吟。
留题滻川姚氏鸣琴泉。宋代。魏野。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元代。杨维桢。馆娃宫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香魂玉骨归何处,不及贞娘葬虎丘。
和昌言谒见景仁民居话及洛事。宋代。韩维。重迁岂是贤人累,乐内非期俗子夸。万瓦生烟新起第,一经消日旧传家。浮舟共爱清湖色,披竹时寻曲水涯。未信闲中无事役,隔年贪看别都花。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 其八 飧英馆。明代。王世贞。人见黄菊开,几见黄菊落。欲得诗脾清,摘英和露嚼。
揽辔郊原问俗行,青山原自昔年盟。玉台遗址情逾恋,厓海平波意转清。
乘月不妨归骑缓,聚星遍映彩凫明。从前太史书云候,看到于今恰遇庚。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二。明代。李之标。揽辔郊原问俗行,青山原自昔年盟。玉台遗址情逾恋,厓海平波意转清。乘月不妨归骑缓,聚星遍映彩凫明。从前太史书云候,看到于今恰遇庚。
石淙。唐代。李峤。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除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金灶浮烟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自然碧洞窥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
览鍊师张殷儒诗。唐代。李翔。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茶偈。唐代。无住。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静虚澄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踏莎行(卢仝啜茶手卷)。宋代。张炎。清气崖深,斜阳木末。松风泉水声相答。光浮碗面啜先春,何须美酒吴姬压。头上乌巾,鬓边白发。数间破屋从芜没。山中有此玉川人,相思一夜梅花发。
婢仆诗。唐代。李昌符。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唐代。张籍。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捧盘小吏初宣敕,当殿群臣共拜恩。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园。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宋代。范成大。溅瓦排檐散万丝,颠狂风筱要扶持。恩深到骨吾能报,急赋新凉第一诗。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二。宋代。张元干。王孙胸次足丘壑,幻出山阴访戴图。草屋柴扉闭风雨,客来空去得知无。
立秋永田町日枝山下新居作。清代。郑孝胥。日枝蓄深苍,细巷藏山麓。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累垂柿与梨,离立松与槲。连楹作磬折,三面成五曲。闺人爱西南,临水好送目。东轩尤蒙密,敷坐客所肃。距轩北二椽,宜以栖我仆。周遮望若隔,呼唤应颇速。跳梁便儿女,饮啖足蔬肉。旬馀困坐起,月许忘局促。丁宁促洒扫,婢媪额屡蹙。比邻各勤洁,讵可愧彼族。雨檐报晚霁,片月如凉旭。晴灯闹流星,繁丝压孤竹。奔车汤忽沸,推枕声在褥。中宵起舒啸,夜气漫林谷。乡心茫欲碎,离念牵更酷。我愁妇亦叹,身世付转毂。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此邦俗亦偷,交谊聊云睦。谁能任兹事,起造斯世福。微官欲何道,一饱忍千辱。悲呻久不寝,人世寐正熟。雏鸡尔谁戒,向曙强咿喔。
赠裱褙匠。宋代。萧立之。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争名场中困机械,学古悠悠晚知悔。残编料理数能来,了我明窗读书债。
夏日午坐。明代。田登。午风驱暑昼庭凉,古木阴阴夏日长。兰馆雪纷千缕白,麦畴云散一川黄。夜光暗绕青藜杖,吟笔晴看古锦囊。高卧北山坚不起,莫教猿鹤怨山芳。
梦仙歌。明代。解缙。明珠昨夜纷跳荡,天风吹梦直上九天上。银浦流云压锦衾,露脚斜飞湿罗幌。是时月姨捣药临丹炉,霓裳曲奏皆仙徒。泰阶欲升若无力,玉童两两争相扶。须臾丰隆阿香左右总来到,驾风鞭霆飞过蓬莱岛。不老时吞玉液霜,长生饱食金光草。周旋遍历寰宇中,九垓十极随飞翀。安期羡门几同笑,木公金母常相从。手阅阴符与金纂,往来玉房与琼馆。或遇滕六巽二扇威不知寒,或到旸谷扶桑行行不知暖。觉来飞落洞庭壖,犹呼我是云中仙。潇湘极浦知何处,云雨荒台空惘然。呜呼人间亦自有真仙,何必跨鹤凌云飞上天。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宋代。陈著。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点绛唇 忆外茂仲。明代。项兰贞。柳眼舒青,宫桃着露烟如织。凭栏目极。无语心凄恻。风度箫声,凤去空相忆。愁寒食。薄罗初试。杏脸消春色。
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 其八。明代。佘翔。一间容膝地,何处想楼台。土木形全毁,星霜鬓屡催。飘零荷叶佩,潦倒菊花杯。不是求羊辈,蓬门莫浪开。
辊绣球(和康伯可韵)。宋代。赵长卿。流水奏鸣琴,风月净、天无星斗。翠岚堆里,苍岩深处,满林霜腻,暗香冻了,那禁频嗅。马上再三回首。因记省、去年时候。十分全似,那人风韵,柔腰弄影,冰腮退粉做成清瘦。
雪中送人北游。五代。修睦。然知心去速,其奈雪飞频。莫喜无危道,虽平更陷人。远郊光接汉,旷野色通秦。此去迢遥极,却回应过春。
泊楚州锁外六首。宋代。张耒。莫愁家住大堤边,朱阁青楼映暮川。斜映清淮一梳月,晚妆相对斗婵娟。
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 其一。明代。张萱。无端老子出花关,转入花丛便不閒。卧对玉兰春梦起,阳台又在一重山。
同钱叔达茅止生访蕴晖不值。明代。道敷。信汝懒常出,空还所不虞。想应入深谷,悔少问樵夫。对竹坐堪久,虚檐日欲晡。无妨拟重过,岂畏路途迂。
浣溪沙 其三。宋代。赵长卿。堆枕冠儿翡翠钗。蒙金领子满絣鞋。于中沈净好情怀。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莲花因甚未曾开。
次韵分仇仁近暑中二首。元代。方回。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宋代。徐仲谋。郫县七十寺,碁布于郊坰。景德当道衢,宝塔腾青冥。其间西禅院,地胜景物灵。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经。自从没官来,卷帙何零丁。府民纳其直,将迁离梵庭。奇哉陈氏子,睹此而涕零。谓寺无九部,何以重佛僧。如人去五臟,何以主神形。舍财百万余,赎之俾安宁。兰若皆修饰,贝叶重芬馨。签函列金玉,堂殿挥丹青。永以镇福地,实可壮禅扃。命僧开宝藏,煌煌如日星。读诵香院里,音响何冷冷。闻者与见者,如醉而得醒。岂不护洪福,深远於沧溟。凡人富金帛,安能延百龄。唯有好善道,声誉喧雷霆。高吟二百言,长使郫民听。
足子苍和人诗。宋代。胡仔。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穷如老鼠穿牛角,拙似点鱼上竹竿。岂有葡萄博名郡,空馀苜蓿上朝盘。荣华气象无丝许,正坐平生骨相寒。
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宋代。司马光。适意遗轩冕,轻於鸿一毛。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