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

聚蚊朗读

《聚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日落月再昏,飞蚊稍稍离开缝隙。
聚集在空中雷声隆隆,舞动在庭院的烟雾之中。
蛛网白白地织成,螗斧却不能击破。
凶恶的蝎子也加入恶行,腹中的毒将要扎人。
它们没有双翅,在暗壁上爬行。
贵人居住在宏伟的宅邸里,被华丽的龙纹织物围绕。
唉,你们在其中,岂能夸口说自己像战斗的戟?
忍受着困苦和贫穷,从未感到悲哀和消瘦。
它们争相咬吻,喝血以求得益处。
蝙蝠在空中翱翔,从未被捕获。
鸣蝉充实着风和露水,也毫不羞愧地停息鸣叫。
高高的屋檐不要长久地依赖,东方必会变得明亮。

诗意:
这首诗以聚集在夜晚的蚊子为象征,描绘了一幅社会现象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蚊子与其他生物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中弱者与强者之间的不平等,以及贫富差距的存在。蚊子代表了弱小、贫穷和受压迫的人群,而其他生物则象征着权贵和富裕的人们。诗人通过对不同生物的描绘,呈现了社会不公和悲苦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关切。

赏析:
《聚蚊》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寓言般的场景,通过对蚊子和其他生物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忧虑之情。蚊子作为弱小和被压迫的象征,与其他生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蛛网、螗斧、蝎子等,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意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现状的警示,暗示着东方的变革和希望。整首诗凭借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恼煞落梅天。细雨连绵。通宵不住洒连纤。罗帐低垂屏半掩,独坐灯前。

香饼鸭炉添。倦倚疏帘。芭蕉敲碎绿窗烟。迟漏疏钟闻断续,恐不成眠。

()

闭门连夕雨声寒。晓起萧萧更倚阑。清如茅屋住江干。

天际阴云横作阵,泥中莎草乱成团。长安大道几时干。

()

半蝉鸳绡轻蘸碧。软春纤湘纨无力。圆靥初分,横波欲泻,心事有谁知得。

解意芳姿偏作剧。故意儿弄人羞涩。笑指莲花,向侬偷问,可似粉郎颜色。

()
玉节星槎下九天,祝融海若让云烟。
故人一别还三岁,新句如今更几篇。
忆昨待班南内否?论诗看雪未央前。
梦中若个韶州路,庾岭梅花正可怜。
()

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
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
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

()
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
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翦。
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
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
()

烟笼云锁几千年,流俗寻山岂得先。一水中分吴越界,四峰前卧汉唐仙。

閒游东径窥青海,偶往西源玩白莲。却省内游还有感,杖藜独立夕阳天。

()

爱汝今日湖南游,长风万里无清秋。江山有待亦吾土,兄弟相看是故侯。

直道每增知己重,老夫端为大家忧。天台旧有延生药,转手疲癃信尔瘳。

()

射虎蓝田著短衣,老来未悟出山非。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将军竟不飞。

对簿能堪长史责,摧锋曾突左贤围。一刀断送胡沙外,才气无双是祸机。

()
初夜南亭望,清吟露湿衣。
雨馀群籁发,天淡数星稀。
秋气又还至,故园犹未归。
虚堂愁重入,烛白冷光微。
()

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
梅经多雨玉飘零,就有残枝因未醒。
安得吴侬不歌舞,满畦扶起麦青青。
()
南园一色栽桃李,春到且图花草开。
多谢主人情意厚,天津客不等闲来。
()

溪上秋风老拒霜,居人星散似淮乡。谁家十五琵琶女,就客能弹陌上桑。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登高便可豁双明,吟外还能见物情。
南北盛衰关大数,英雄得失总虚名。
莫云千里乡心远,寒雁一声秋意清。

()

涕泣谁家儿,白马来何处。不识阿母坟,三匝坟前树。

()

木落洞庭声。恻恻寒生。暝烟无语夕阳明。远树秋山增百感,淡墨描成。

椎髻葛衫轻。思也凋零。含毫点笔不胜情。一叶扁舟人一个,如许凄清。

()
八风调养力,九地发生深。
共被年丰赐,谁知日昃心。
()

戎马胡为践神京,翠华东巡朝太清。
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
皇威意无穷发北,老傅坐筹自巾帼。

()

卓道当年爱此峰,直於顶上驻禅筇。
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
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

()
顷看尝入道山来,天上图书不受埃。
今日有怀群玉府,又从人世得蓬莱。
()

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

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

()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颍疾挥葱指长。
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
炰羔剪韭儿辈问,此岂拜石米元章。
()

十朵参差一样红,綵楼重起绿房中。不知物理关人事,为有文章夺化工。

官路晓槐阴密映,客堂春草梦先通。白头笑我长林下,时傍西风候塞鸿。

()

郁郁陌上桑,盈盈道旁女。
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
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

()
坡翁昔爱是山中,我以何人敢比踪。
筑室买田居此了,闭门读易保吾终。
()

星气西流一掷梭,起看斗柄夜如何。
篝灯急了床头易,明发开门事又多。

()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秋花旋结小盘虬。蝶怨夜香留。

()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

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

()

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

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

()

莺归树顶繁声转,雁去天边细影斜。雨拂青青行处草,烟含灼灼望中花。

()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

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

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望断草芊绵,雁飞秋满天。

()
金勒雕鞍騕褭才,何须论价买龙媒。
总拚乐土千人产,蹴踏沙场万里开。
()
碧户朱窗小洞房。
玉醅新压嫩鹅黄。
半青橙子可怜香。
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
()

簪绂遂初衣,结茅在深竹。庭静积秋阴,窗虚锁寒绿。

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

()

老我相逢还一笑,杯盘草草自家风。
从人漫说侯鲭好,难与耆英菜味同。

()
寺下苍山蹲玉几。
两两髯龙,涧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旧题名胜今余几。
()
四境风寒满目秋,区区嫠归隐深忧。
岂无豪杰二三策,亦有东南百十州。
斫案肯迎新造魏,挥戈曾复旧宗周。
仓公一望休惊走,好把囊中暝眩投。
()

薄游历吴楚,忽忽更南征。
春色关门草,年光过客情。
山衔纡路转,水划峭崖鸣。

()

寒月窥帘悄,晴云覆岫阴。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

()
清钟静室破寂历,灏气空山生泬寥。
长林风送润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

香台百尺拥雕棂,一朵青莲出紫庭。龙辇先登开善塔,鸾旗犹驻翠微亭。

()

平生爱庐阜,此日得攀缘。纵目乾坤外,游心混沌先。

九江仍旧派,五老未华颠。云敛金轮现,崖空石镜悬。

()
会前南山青,舍后北山绿。
扪萝陟其巅,策杖绕其足。
中间奇绝处,青里见心腹。
登临岂不佳,老境日以蹙。
()

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

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

()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
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干。
()
悠悠湘竹断娥皇,漠漠巫云待楚襄。
泪尽便成千古别,情深堪待一年长。
九枝灯焰侵微月,七孔针囊解暗香。
空拟乘槎问消息,黄河无影到衡阳。
()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

拜春月,春月几回圆。清露滴残蟾有泪,宝香焚尽鸭无烟。

情语达诸天。

()

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

倚山为宅似城闉,耕凿悬知可疗贫。政想绿阴当瓮牖,但愁翠雨湿纶巾。

投林鼠雀终无角,出谷峰峦半似人。浊世无忧惟隐者,愿分藜藿老天民。

()

圣主终朝勤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
四更里,玄圃清风细。
来往无凝滞。
解垢衣。
心月高悬照云溪。
()

雪天草阁自优游,仍拟张衡古四愁。裘帽两函分海县,故人千里忆并州。

兴来剡水寻诗客,囊尽长安当酒楼。缱绻已知君意在,愧无锦绣段相酬。

()

院宇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未多时。
驱除春事封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

()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
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
松间草阁依岩开,阁下幽花绕露台。
谁叩荆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

知己萧条信陆沉,茂陵扶疾卧西林。芰荷风起客堂静,

松桂月高僧院深。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

()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
馆娃宫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归何处,不及贞娘葬虎丘。
()

重迁岂是贤人累,乐内非期俗子夸。
万瓦生烟新起第,一经消日旧传家。
浮舟共爱清湖色,披竹时寻曲水涯。

()

人见黄菊开,几见黄菊落。欲得诗脾清,摘英和露嚼。

()

揽辔郊原问俗行,青山原自昔年盟。玉台遗址情逾恋,厓海平波意转清。

乘月不妨归骑缓,聚星遍映彩凫明。从前太史书云候,看到于今恰遇庚。

()

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除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籁疑调管,

花发千岩似画屏。金灶浮烟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

()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

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虚澄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

清气崖深,斜阳木末。松风泉水声相答。光浮碗面啜先春,何须美酒吴姬压。
头上乌巾,鬓边白发。数间破屋从芜没。山中有此玉川人,相思一夜梅花发。

()

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

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

()

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捧盘小吏初宣敕,

当殿群臣共拜恩。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园。

()
溅瓦排檐散万丝,颠狂风筱要扶持。
恩深到骨吾能报,急赋新凉第一诗。
()

王孙胸次足丘壑,幻出山阴访戴图。草屋柴扉闭风雨,客来空去得知无。

()

日枝蓄深苍,细巷藏山麓。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

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

()

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

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

()

午风驱暑昼庭凉,古木阴阴夏日长。兰馆雪纷千缕白,麦畴云散一川黄。

夜光暗绕青藜杖,吟笔晴看古锦囊。高卧北山坚不起,莫教猿鹤怨山芳。

()

明珠昨夜纷跳荡,天风吹梦直上九天上。银浦流云压锦衾,露脚斜飞湿罗幌。

是时月姨捣药临丹炉,霓裳曲奏皆仙徒。泰阶欲升若无力,玉童两两争相扶。

()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

柳眼舒青,宫桃着露烟如织。凭栏目极。无语心凄恻。

风度箫声,凤去空相忆。愁寒食。薄罗初试。杏脸消春色。

()

一间容膝地,何处想楼台。土木形全毁,星霜鬓屡催。

飘零荷叶佩,潦倒菊花杯。不是求羊辈,蓬门莫浪开。

()
流水奏鸣琴,风月净、天无星斗。
翠岚堆里,苍岩深处,满林霜腻,暗香冻了,那禁频嗅。
马上再三回首。
因记省、去年时候。
()
然知心去速,其奈雪飞频。
莫喜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远郊光接汉,旷野色通秦。
此去迢遥极,却回应过春。
()

郎明日别,妾心惙惙。
愿作郎车,与郎共歇。

()
莫愁家住大堤边,朱阁青楼映暮川。
斜映清淮一梳月,晚妆相对斗婵娟。
()

无端老子出花关,转入花丛便不閒。卧对玉兰春梦起,阳台又在一重山。

()

信汝懒常出,空还所不虞。
想应入深谷,悔少问樵夫。
对竹坐堪久,虚檐日欲晡。

()

堆枕冠儿翡翠钗。蒙金领子满絣鞋。于中沈净好情怀。

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莲花因甚未曾开。

()
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
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
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
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
郫县七十寺,碁布于郊坰。
景德当道衢,宝塔腾青冥。
其间西禅院,地胜景物灵。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经。
()
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
穷如老鼠穿牛角,拙似点鱼上竹竿。
岂有葡萄博名郡,空馀苜蓿上朝盘。
荣华气象无丝许,正坐平生骨相寒。
()
适意遗轩冕,轻於鸿一毛。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
()
重开甲子旧年华,莫问行程差不差。
幸有数杯浇舌本,不须一笔镂心花。
岁无腊雪非人福,时到春风不我赊。
两手托天缘有气,箪瓢陋巷也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