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见童数树凉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亭午热甚过石子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jū jiàn tóng shù shù li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一掬见童数树凉,两三桅子野花香。
荒山赤日相逢处,便是天台见石梁。
()
野花香荒山:人迹罕至的山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便是:即是,就是。即使;纵然。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只因为。正是。

《亭午热甚过石子涧》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午后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亭午热甚过石子涧,
在炎热的午后,酷热更胜于石子涧,
(译注:石子涧指的是一个山涧的名字,暗示了这里非常凉爽)

朝代:宋代,作者:项安世

一掬见童数树凉,
一把水倒在手心,感受到孩童树下的凉爽,
(译注:掬,古代指用手心捧取)

两三桅子野花香。
两三艘船只上野花的香气弥漫,
(译注:桅子,指船上的帆柱)

荒山赤日相逢处,
在荒山之间,与炽热的太阳相遇之处,
(译注:赤日,指炎热的太阳)

便是天台见石梁。
便是像是天台上看到石梁那样。
(译注:天台,指高处,石梁,指山上的石桥)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炎热的午后景象。通过描写一把水倒在手心的凉爽感受和船上野花的香气,诗人表达了在炎热的午后寻求凉爽和舒适的愿望。诗中的荒山和赤日则增添了一种荒凉和炙热的氛围。

诗中的“天台见石梁”是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它象征着一种理想状态,一种在荒山与赤日中寻找到凉爽和舒适的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现实的局限,使人心灵得到一种安抚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景象展示了炎热午后的景象,并通过荒山和赤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凉爽和舒适的向往。诗人借用天台见石梁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状态,给人以心灵的安抚和满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