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釜及亲须为米。宋代。项安世。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阻风茅山港》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不是那些匆匆追名逐利的人,又何必在平凡的逆境中烦恼呢?三餐饭碗亲自去种植粮食,宁可辞去官职做个茅山的隐士。
诗意:
《阻风茅山港》表达了作者项安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以自己与世无争、不追逐名利的心境,与那些奔波于世俗之间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他选择放弃官职,甘愿过简朴的生活,种植粮食以维持生计,隐居在茅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我非汲汲驰名者"表明了作者不追求名利的决心,他不愿意被世俗的功名所束缚。接着,他提到了"逆浪间",表达了他选择隐退的背景环境,意味着他面对逆境时的坚定和决心。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以种植粮食为例,强调了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三釜及亲须为米"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亲自种植粮食的决心,他宁可亲力亲为,也不愿意依靠他人。最后一句"可辞为客下茅山"则是作者宣告放弃官职,选择隐居茅山的决定。
整首诗写出了作者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选择隐居茅山,种植粮食,作者希望远离尘嚣,过上平凡而自由的生活。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