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闱地榻谈风雨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赠黄县尉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wéi dì tà tán fēng yǔ,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震泽逢君意便倾,湘江见我眼中明。
锁闱地榻谈风雨,放流双舟话晚晴。
南岳歌行云里和,西亭今古夜深评。
无端吹落红尘脚,寸步相疏一万程。
()
锁闱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放流:流放,放逐。放光流驶。犹泛滥。放归江河。
双舟晚晴: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明唐寅《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红尘:(名)①花花绿绿的繁华社会。②泛指人世间:看破~。
万程

《赠黄县尉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震泽,逢到你我就心意相通,
在湘江,我看到你眼中的明亮。
在锁闱的地榻上,我们谈论风雨,
在放流的双舟上,我们畅谈晴朗的夜晚。
在南岳山上,我们一起唱着歌,
在西亭里,我们深夜评价着今古。
无端地吹落红尘的喧嚣,
我们之间的距离却疏远了一万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黄县尉的交往场景和情感。诗人与黄县尉在震泽相遇时,彼此心意相通;在湘江见面时,诗人从黄县尉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明亮的光芒。诗人与黄县尉在锁闱的地榻上谈论风雨,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交情;在放流的双舟上,他们畅谈着晴朗的夜晚,彼此心灵相通。在南岳山上,他们一起歌唱,与云彩融为一体;在西亭中,他们深夜交流,评价着现在和古代的事物。诗中提到的“红尘脚”意味着世俗的喧嚣,而他们之间的距离却疏远了一万程,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感。

赏析:
《赠黄县尉二首》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黄县尉之间的友谊和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交流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心灵契合和深厚的交情。诗中通过使用多种意象,如震泽、湘江、锁闱、双舟、南岳山、西亭等来营造诗情画意。诗人表达了对黄县尉的深情厚意,并通过对世俗喧嚣和距离感的寄托,强调了友谊与距离之间的矛盾和难以逾越的现实。整首诗行云流水,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和思索的空间。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情厚意,展示了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才华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情感和诗意,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思考友谊与距离的主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