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记成当国日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丙寅法轮寺阅前贤碑板有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běn jì chéng dāng guó r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岣嵝峰前法轮寺,少林阁后访碑轩。
子宣介甫清诗在,双井毗陵白牓县。
文本记成当国日,退之句就贬官年。
从来治乱共无术,只在诸人进退边。
()
文本:(名)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治乱:安定与动乱。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无术进退:1.前进与后退2.举止行动。3.升降;任免。4.出仕和退隐;去就。5.录取与黜退。6.指录用与解雇。7.损益变化。8.权衡。9.褒贬。10.指挥;使之进退。11.应进而进;应退而退

《丙寅法轮寺阅前贤碑板有感》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描绘了他在法轮寺前和少林阁后参观碑文时的感悟。诗意流露出作者对历代前贤的敬仰和对政治斗争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德行高尚与功过得失的深思。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岣嵝峰前法轮寺,
少林阁后访碑轩。
子宣介甫清诗在,
双井毗陵白牓县。
文本记成当国日,
退之句就贬官年。
从来治乱共无术,
只在诸人进退边。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显现在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政治现实的思考之间。法轮寺位于岣嵝山前,少林阁则坐落在法轮寺后,作者在这两个地方参观碑文,显然是对历史文化和前贤的敬仰和倾慕。

其中提到了子宣、介甫两位清代文人的诗作,可以推测碑文上所刻的是他们的诗篇,这进一步突显了作者对前贤的推崇。双井、毗陵、白牓县等地名的出现,则是为了突出这座法轮寺碑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碑文的意义。作者提到"文本记成当国日",表明碑文是为了记录国家大事。然而,作者使用了"退之句就贬官年"的表达,暗示了政治斗争中文人的退隐和被贬谪的命运。这种对政治现实的思考,表明作者对治乱之间的关系有所洞察。

最后两句"从来治乱共无术,只在诸人进退边",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对政治家能力的怀疑。作者认为治乱之间并没有一种确切的方法,只能依赖于个人的智慧和决策。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深思和对政治家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参观碑文的经历,表达了对历代前贤的敬仰和对政治斗争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政治现实的观察,对治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也对政治家的能力和智慧产生了疑问。这首诗在展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历史文化和政治现实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