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宋代。释智圆。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触石微云闲致雨,鸣臯孤鹤静闻天。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山上有一处闲居,答复会稽仁侄的来信。
山峰高耸,居于湖心,我自由自在地生活。
茅舍深处被烟雾所笼罩,像是一座隐秘的世界。
明亮的月光倒映在秋水之上,引发吟咏和思考。
繁花盛开,春天的岩石上照耀着我困倦的眼睛。
触摸山石,微云轻轻飘过,雨水静静降落。
我听到孤鹤在高山上鸣叫,安静地聆听宇宙的声音。
我们相约离开这个景色,追寻遥远的沧江,天空中悬挂着片片席子,渺渺不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居住在孤山上的闲居,展示了他与自然的交融和内心的宁静。山峰高耸,湖水环绕,创造了一个与尘嚣隔绝的生活环境。茅舍深处的烟雾,给人一种隐秘、神秘的感觉,使得作者的生活更加宁静和独立。明亮的月光倒映在秋水之上,唤起了作者的吟咏之情和思考之思。盛开的花朵映照在岩石上,给作者的困倦眼睛带来一些活力。诗中的微云轻轻飘过,雨水静静降落,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平静。孤鹤的鸣叫声让作者静静地倾听,感受到它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最后,诗人寄托了离开这个美景,追寻更广阔的沧江之意,表达了对未知和远方的向往和探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宁静、内省和追求境界的追求。同时,作者通过山水的变化和自然的声音,唤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题画六言一首。宋代。刘克庄。子猷无乘兴舟,越石有长啸楼。雪灭千山踪迹,月照几家乐愁。
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明代。王叔承。家本邯郸歌舞仙,龙袍从猎并金鞯。玉颜恰与天颜似,忽误将军跪马前。
寄答参寥五首 其五。宋代。张耒。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蓝。宋代。贺铸。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构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感泉山。唐代。李琮。才到林峦契赏心,萧然便欲卸朝簪。两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树阴。渔叟投竿惊鹭宿,牧童停留学禽音。清丝洞裹泉声音,流出空山换古今。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宋代。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韬仲以志同叹 其三。明代。王彦泓。感君同病更知音,许把闲情次第吟。别去向谁吟一字,纵无离恨也难禁。
次韵朋元久雨。宋代。范成大。谁酿愁䨧玉宇间,都缘梅子要斓斑。腾腾困思午犹梦,扰扰奔云风未还。休问满城骑马滑,不妨长日闭门闲。今朝晴色熹微似,乾鹊飞来语屋山。
题灵瑞招提。明代。王恭。连峰入翠微,海色上行衣。寺古残僧少,林空野鸟稀。幽花燃石洞,芳草没山扉。尽醉壶中物,长歌送夕晖。
赠莫廷韩。明代。胡应麟。时名籍籍尚风尘,索米长安岁未贫。囊草欲飞三殿色,墨花长洒万家春。茶烹阳羡过名士,酒酿临邛醉玉人。莫怪相逢谈太剧,洛中词客旧为荀。
杂诗 其三。明代。朱纯。祥麟俟时出,威凤览德辉。在野讵非瑞,奚用登天墀。怀哉商山翁,云卧餐紫芝。高风薄宇宙,千载畴能追。
剑门关。宋代。姜遵。极目双峰剑倚天,重门因设据高山。城隍尽枕溪岩畔,井邑全居水石间。
江城子 水仙。元代。邵亨贞。凌风翠*兴飘然。步跹跹。*忘言。净洗明妆,不与世争妍。玉质金相清韵绝,端可拟、月中仙。天寒日暮水云边。忍相捐。意难传。回首珠宫,贝阙不胜寒。环佩珊珊香冉冉。谁敢与、*婵娟。
芗林五十咏 其四十五 百花洲。宋代。杨万里。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草。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