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初见子文章。宋代。项安世。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诗词:《次韵乡人华秀才冬至日投赠二首》
中文译文:
异乡初见子文章,
短至仍逢日吉良。
下马入门知意重,
芳华赠我愧情长。
笔端风味谁能及,
江上形容莫自伤。
一线阳光真白壁,
九衢春梦付黄粱。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乡人华秀才冬至日投赠二首》。诗人初次见到华秀才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能带来吉祥的氛围。诗人下马进入华秀才的门中,深知其中的深意和重要性,华秀才将他的青春之美赠予了诗人,让他感到愧疚和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笔端风味无法与华秀才相比,华秀才的形容之美就像江水上的倒影一样,让人无法自持。在一线阳光的照耀下,真实的白墙上流露出了岁月的痕迹,九衢的繁华春梦都付诸东流,黄粱一梦般短暂。
赏析:
这首诗是项安世在冬至日给乡人华秀才的投赠之作。诗人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华秀才文章的赞美和对华秀才的敬佩之情。诗人在异乡初见华秀才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能给人带来吉祥的氛围,展示了华秀才的才华与深意。诗人深知华秀才文章的重要性,他下马进入华秀才的门中,表达了对华秀才的敬重和对文章深意的理解。华秀才将他的芳华赠予了诗人,让他感到愧疚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华秀才的钦佩和感激之情。诗人自谦自己的笔端风味无法与华秀才相比,认为华秀才的形容之美就像江水上的倒影一样,让人无法自持。最后两句描述了一线阳光下白墙的真实和九衢春梦的短暂,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脆弱。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华秀才才华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展示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