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西郊道

出自宋代宋庠的《迟明出都》,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chū xī jiāo dà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晓出西郊道,回瞻北阙天。
城头云敛盖,关外月低弦。
委佩辞朝绂,鸣笳逐使旃。
老臣三去国,凭轼泪潺湲。
()
回瞻,北阙,城头

《迟明出都》是宋代诗人宋庠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迟明出都
早晨离开都城,
回眸望见北方皇宫。
城头的云渐渐散去,
边关外的月亮弯弯低垂。
放下身上的朝服,
鸣笳吹响,跟随使者踏上征途。
老臣三次离开故国,
倚在车轮上,泪水悲然涟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故国远行的情感和对离别的伤感。诗人在清晨出发离开都城,回头望见北方皇宫,回忆起曾经的辉煌与悲壮。城头的云渐渐散去,边关外的月亮低垂如弦,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主人公放下身上的朝服,意味着他离开了朝廷的职位和权力,选择了远离家园,追随使者踏上征途。诗末,老臣倚在车轮上,泪水滂沱而下,表达了他对故国的眷恋和离别的伤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眷恋和离别的痛苦。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主题,城头的云散去、月亮低垂,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同时,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和情感描写,展示了一个老臣离开故国的内心挣扎和痛苦。这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