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铙先绣幰

出自宋代宋庠的《出都赴郑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náo xiān xiù xi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初免鸿枢任,无庸白发身。
衰年虽去国,荣路尚妨人。
官借荀池旧,恩加汉节新。
鸣铙先绣幰,彀骑挟朱轮。
梁雪初收腊,荥波渐溢春。
且持宽大诏,行及劝耕民。
()
无庸:无庸wúyōng毋庸;无须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白发:1.白头发。2.揭发、揭露。
宽大:(形)①面积或容积大:衣服~|~的客厅。[近]广大。[反]狭小|狭窄。②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从宽处理:~为怀|~处理。[反]严惩。

《出都赴郑作》是宋代文人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次免去鸿门宴的职务,不再需要为白发而忧心。尽管年华已逝故国,仍不妨碍追求荣耀之路。官职得到了荀池的借用,恩泽又获得了汉节的增加。鸣铙声先绣幔开启,彀骑挟持着红轮马车。梁国的雪初次融化,荥波的水波渐渐涌动春天的气息。此时让我们持有宽大的诏令,去行动并劝导耕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开都城,前往郑州出使的情景。诗人宋庠通过对官员的境遇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员身份的欣喜和对国家荣耀的追求。他认为尽管年华已逝,但仍然有机会在外地继续为国家服务。诗人还强调了官员的权势和地位,以及他们应该以宽大的心态来治理民众,尤其是在春天来临之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宋代士人的政治抱负和追求。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如官职、荀池、汉节、鸣铙、彀骑、梁雪和荥波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构建,诗人传达出自己对官员身份和荣耀的向往。他对官员的地位和权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呼吁他们要以宽大的心态对待民众,并在行动中劝导耕民。诗的整体情感积极向上,展现了诗人对士人身份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追求。

总体而言,《出都赴郑作》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荣耀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宽大治理和劝导民众的呼吁。它通过精确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