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城空水皱轻绡

出自宋代宋庠的《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chéng kōng shuǐ zhòu qīng xiā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溪上危堂堂下桥,腊馀春意卷寒飚。
烟催树色全疑染,暖逼禽声自学调。
封径老苔翻败锦,抱城空水皱轻绡
茨山小隐归心动,坐想琼芝几陇苗。
()
暖逼,禽声,自学,轻绡,心动

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

春天的初雪过后,我坐在郡圃的池畔。溪流在高高的堂上,桥下飘荡着残余的寒风。烟雾漂浮,让树的颜色变得模糊,我感到不禁怀疑它们是否被染色了。温暖的气息逼近,鸟儿的歌声仿佛在学习调和。

甬道上的老苔翻动着破败的锦缎,围绕着城墙的水波上泛起轻柔的涟漪。茨山上的小隐士回归心灵的动荡,我坐下来思考着琼芝几陇苗的事情。

【译文】
新春雪过后,我坐在郡圃的池畔。
溪上高堂,桥下残风。
烟雾飘渺,树色难辨,我开始怀疑它们是否被染色了。
温暖逼近,鸟儿的歌声仿佛在学习调和。

甬道上的老苔翻动着破败的锦缎,
围绕城墙的水波轻柔起伏。
茨山上的小隐士回归内心的动荡,
我坐下来思考着琼芝几陇苗的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雪过后的景象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诗人坐在郡圃的池畔,溪流在高堂上方,桥下的寒风依然残留。烟雾弥漫,使得树的颜色变得模糊不清,诗人产生了怀疑它们是否被染色的疑问。然而,温暖的气息逼近,鸟儿的歌声仿佛在学习调和,带来了新春的气息和生机。

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初雪过后的特殊氛围。烟雾和树木的交织,温暖的气息和鸟儿的歌声,都给人以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甬道上的老苔翻动着破败的锦缎,城墙周围的水波轻柔起伏。茨山上的隐士回归内心的动荡,诗人坐下来思考着琼芝几陇苗的事情。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思考人生、思考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春天初雪过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对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感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