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接遥天。宋代。释智圆。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
译文:江水的颜色无边无际,渺渺若与遥远的天相连。
夕阳映归帆,寒烟笼鸟迁。
译文:夕阳映照着归船,寒烟笼罩着鸟儿迁徙。
幽景无法一同观赏,只能通过文字表达。
译文:这幽静的景色无法与你一同欣赏,只能透过文字来表达。
遥想之间,这首诗成就了一篇佳作。
译文:遥想之间,这首诗成为一篇杰作。
诗词以江水的广阔和无边无际的意象开篇,形容江色深远而辽阔,仿佛与遥远的天空相连。接着描绘了夕阳映照归船的情景,以及寒烟笼罩下鸟儿的迁徙。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孤寂和遥远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与读者一同观赏这幽静景色的遗憾之情,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最后一句表明了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即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对幽静景色的遥想之情,并以此创作出了一篇佳作。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思绪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幽静景色的遥思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江水和天空、夕阳和寒烟的对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表现力。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幽,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