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迹槛前云。宋代。释智圆。一讲更无事,悠然自不群。闲情江上月,孤迹槛前云。径冷秋苔合,杉寒宿鸟分。涛声旦暮近,应向出禅闻。
《寄梵天上方政侄》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讲更无事,悠然自不群。
闲情江上月,孤迹槛前云。
径冷秋苔合,杉寒宿鸟分。
涛声旦暮近,应向出禅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寄托心灵和追求宁静的情感。诗人在讲经时心无旁骛,没有世俗的烦恼,从容自在,超越了尘世的纷扰。他站在江边,感受着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静静地倾听着江水的涛声。他站在窗前,独自凝望着外面的云,与众人独立开来。诗人身处清冷的小径,秋天的苔藓覆盖着地面,杉树寒冷,寂静中有一只宿鸟孤单地飞过。这些景象使诗人更深地感受到宁静与孤独的氛围。江水的涛声在早晚靠近,诗人应该借此机会静心禅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江上的月光、窗前的云和寒冷的小径,诗人将自己与喧嚣繁忙的世界隔绝开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悠然自得。整首诗以静谧的气息贯穿始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中出现的"出禅闻"表达了诗人要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启迪。这种禅修的境界能够帮助诗人超越尘世的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和明快的韵律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的追求和对禅修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宁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超脱尘世的心境。诗词中蕴含的禅修精神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读者能够在情感上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引发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启示。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