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音断续霜风紧。宋代。释智圆。岁岁随阳整羽翰,翱翔还见过云端。哀音断续霜风紧,群影参差夜月残。雕鹗已逃榆塞险,烟波初下洞庭宽。行人万里思归切,送目遥空寄信难。
《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表达了对迁徙的雁群的观察和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
诗中没有具体的描写雁群的形态和行动,而是通过一系列景象和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先,诗人提到雁群在阳光下整理羽翰,展示了它们整齐有序的飞行姿态。接着,诗人描述了雁群翱翔至云端的场景,暗示了它们自由自在的飞行状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哀怨的声音,断续的霜风和残月下参差不齐的群影,给人一种冷寂和凄凉的感觉。
诗词中的雁群被赋予了象征的含义,它们不仅代表了自由和迁徙,还象征了行人思乡之情。雁群在迁徙时已逃离了险峻的榆塞地区,来到了宽广的洞庭湖上。这里的烟波和空阔的景色,与行人万里思归的心境形成了对比。诗人希望通过凝望雁群远去的目光,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天空之中,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寄出的信件,表达了行人寄情天空的无奈和难以言表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雁群的迁徙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远方和思乡之情的表达。诗中景象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凄凉、寂寥和无奈之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