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叹夜阑宁秉烛。近现代。钱钟书。分辉殊喜得窗宽,彻骨凝魂未可干。隘巷如妨天远大,繁灯不顾月高寒。借谁亭馆相携赏,胜我舟车独对看。一叹夜阑宁秉烛,免因圆缺惹愁欢。
《对月同绛》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分辉殊喜得窗宽,
彻骨凝魂未可干。
隘巷如妨天远大,
繁灯不顾月高寒。
借谁亭馆相携赏,
胜我舟车独对看。
一叹夜阑宁秉烛,
免因圆缺惹愁欢。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诗人欣喜地发现窗户宽阔,使得月光能够充分洒进来,渗透入人的骨髓,凝结成诗人的心灵体验。然而,尽管如此,狭窄的巷子依然妨碍了对天空的远大视野,繁忙的人们也无暇顾及高高悬挂的寒冷月亮。诗人希望能有人陪伴,一同在亭台楼阁中赏月,但他的舟车孤单地对着天空独自观望。夜晚的静谧让诗人感慨万千,他宁愿拿起蜡烛,默默地叹息,而不是因为月亮的圆缺而引发起愁绪和欢愉。
赏析:
《对月同绛》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窗宽与月光的联系,以及隘巷与天空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们忙碌而繁杂生活的思考。诗中的亭馆、舟车等形象,呼应了诗人的孤寂与期望,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最后的夜阑与圆缺的意象,则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而诗人选择了克制自己的情感,默默地思索和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立坚守。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诗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这首诗词带给读者一种静谧的美感,引发思考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深沉。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