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能求阙换偏安

出自近现代钱钟书的《读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ù néng qiú quē huàn piān 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讵能求阙换偏安,一角重分马远山。
试忖肝肠禁几截,坐教唇齿失相关。
积尘成世逃终浼,补石完天问亦顽。
吟望少年头欲白,未应终老乱离间。
()
求阙偏安:(动)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领土:~一隅。
唇齿:1.唇和齿的合称2.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3.议论。
成世逃终浼天问:指天子的询问。《楚辞》篇名,屈原作。诗文中亦作为“问天”的双关语。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终老:终老,汉语词汇,拼音zhōng lǎo,意思是指度过晚年;养老为终老之计。
乱离: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遭乱流离。

《读报》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何能寻找完美安宁,只能以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
试着想象心肝肠胃的痛苦,以及坐而使嘴唇和牙齿失去联系。
积聚的尘土成为世间的避难所,修补的石头问候着坚持。
吟唱和注视,少年的头发渐渐变白,却未能回应终老的混乱离散。

诗意:
《读报》这首诗词表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诗人钱钟书通过描绘一系列形象和意象,表达了个人和社会的种种不平衡和不和谐。诗中的词句充满了深度的思考和哲理的冥思,传达了对生活的触动和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难题展现出来。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诗中的第一句表达了人们无法追求完美安宁,只能在繁杂中寻求一份妥协和平衡。第二句通过描述肝肠禁截、唇齿失相关的形象,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和困扰。

接下来的几句以积尘成世和补石完天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避难和修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和不可逆转的局面。

最后两句描绘了少年头发逐渐变白,却无法回应终老混乱离散的命运,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无法逃避现实的思考和悲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引发人们对生活的疑问和反思,启示人们在复杂的现实中寻求真理和内心的平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