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口占三首。宋代。苏泂。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功名中底用,奔走为谁忙。白浪高扬子,青山入建康。从来怀古意,秋至转悲凉。
《途次口占三首》是苏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悲凉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泛舟拨开茫茫水面,
驱车行进在广阔荒原。
功名权势到底有何用,
我奔走忙碌是为了谁?
波涛翻滚,浪花高高涌起,
青山融入了建康城。
历来怀念古代的情怀,
秋意到来,悲凉转眼而生。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疑问和思考。他在途中乘船泛舟,驱车穿越广阔的荒原,面对着茫茫的水面和广袤的大地,开始思考功名权势的真正意义。他质疑功名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意义,由此产生了对自己奔忙劳碌的动机的怀疑。
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波涛翻滚,浪花高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波澜起伏的情绪。青山融入了建康城,显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作者怀念古代的情怀,对过去的辉煌和荣耀充满怀念之情。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悲凉之情逐渐涌现,诗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的内心感受与读者产生共鸣。它引发人们对功名利禄的思考,让人们反思追逐功名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诗词中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伤,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深沉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凤阳花鼓。明代。明无名氏。说凤阳,说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虎逐狼。元代。刘崧。野狼据山作巢穴,连年呼群食人血。一朝猛虎入山来,虎自凭陵狼迹绝。山中久厌狼害人,乍得猛虎惊良驯。岂知残毒乃本性,鼓吻磨牙更雄骋。一鸟死,百鸟哀,一狼逐,十虎来,山藏泽薮胡为哉。吾闻周公驱猛兽,不用长戈并劲弩,政教修德施溥。人民欣欣乐含哺,麒麟来游凤凰舞。上天甚明民甚苦,更万万古莫生豺与虎。
晓发。清代。郭麟。柔橹苍茫外,高城杳霭间。霞明浦口树,人语梦中山。唤起翻思坐,催归未却还。扁舟载黄叶,萧瑟下江关。
单漕贡君范挽诗。宋代。戴表元。竟抱遗经死,斯人亦可哀,传家一夔足,涉世万牛回。白屋身空脱,青山手自开。樵苏且莫近,玉树炯泉台。
小重山(同前)。宋代。李弥逊。星斗心胸锦绣肠。厌随尘士客,逐炎凉。江山风月伴行藏。无人识,高卧水云乡。肘后有仙方。假饶丹未就,寿须长。儒冠多误莫思量。十分酒,菡萏小池塘。
水云游 继重阳韵。金朝。马钰。思算思算。妻妾儿孙,休来戏玩。这冤亲、系脚绳儿,宜一刀两段。灵源悟彻元灿烂。这一番更换。马风子、辞别家乡,与风仙作伴。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宋代。司马光。菊栽许送定如何,庭下不堪秋草多。九日无花更无酒,便携藜杖直相过。
咏雪三首效西昆体 其一 一颂雪。明代。邓云霄。岁阑遥报早春催,六出祥花拂曙开。天女看梅摇玉佩,仙人骑鹤下琼台。螟蝗北户寒应尽,田畯东皋首重回。休问巡游怨黄竹,君王入骏在蓬莱。
雪居为安上人赋。元代。黄庚。云压西湖水欲冰,雪封楼阁玉棱层。夜来门外深三尺,应有齐腰独立僧。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宋代。邵雍。并辔西游叠石溪,断崖环合与云齐。飞泉亦有留人意,肯负他年尚此栖。
云岩晓。宋代。陈造。深堂清话红灯续,不减前人参白足。谭禅论诗仆为僵,更啖芋魁分茗粥。赋租正尔忧阙供,安得继日笑语同。他年渭北仍江东,雁书定复嗟乖逢。
次韵钱穆父内翰题刘掾诗集。宋代。李复。朱弦曾闻三叹曲,青松自长千岁枝。意来是有我辈语,佳处只应能者知。旧心洗尽万斛水,新愁谁争半额眉。清兴飘飘仙奕奕,欲游天外戏云螭。
素衣涅兮,在彼公庭。载伤迨隘,中心怔营。彼苛者虎,胡恤尔氓。
视氓如豵,宁辟尤诟。礼以自持,省焉内疚。虽曰先业,念毋荡失。
素衣诗素衣内自省也督输官租羁絷忧愤思弃田庐敛裳宵遁焉。元代。倪瓒。素衣涅兮,在彼公庭。载伤迨隘,中心怔营。彼苛者虎,胡恤尔氓。视氓如豵,宁辟尤诟。礼以自持,省焉内疚。虽曰先业,念毋荡失。守而不迁,致此幽郁。身辱亲殆,孝违义屈。蔚蔚荒涂,行迈靡通。雍雍鸣凤,世莫之逢。夕风凄薄,曷其有旦。吁嗟民生,实罹百患。先师遗训,岂或敢忘。箪瓢称贤,乐道无殃。予独何为,悽其悲伤。空谷有芝,窈窕且廓。爰宅希静,菽水和乐。载弋载钓,我心不怍。安以致养,寤寐忘忧。修我初服,息焉优游。
园田叹四绝。宋代。范成大。万夫陻水水乾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
闻官军平倭。明代。庞嵩。明皇驭寓绥群邦,海宇万里来越裳。蠢尔倭奴不自茹,敢窥惠涘连潮阳。况乃横戈纵深骛,莞东内瞰罗浮麓。九江水陷铁场摧,杀人如麻满溪谷。官军始战向源头,帷幄谁者诚疏谋。狼兵一败四千死,可怜蔽海僵尸流。倭奴得志扬扬去,声联广海群倭驻。横侵突劫踰几旬,帝怒赫然孰能恕。握戎幸有王将军,剪擒曾寇先声闻。倭奴竟落将军手,馘俘百级馀宵奔。一时渤海风波息,共说王戎功最硕。源头之耻聊刷之,旧地创残今衽席。将军树下休言功,滨滨京观未全封。备倭再整先朝略,浪静须防忽起风。
水调歌头(奉饯冠之之行)。宋代。赵善括。佳客志淮海,贱子设樽罍。楚江昨夜清涨,短棹已安排。休问南楼风月,且念阳台云雨,几日却重来。银烛正凝泪,画鼓且休催。彩云飞,黄鹤举,两徘徊。林泉归去高卧,回首笑尘埃。我唱更凭君和,君起谁同我舞,莫惜玉山颓。他日扬州路,散策愿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