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尾摇头厩枥违

出自金朝王哲的《黄鹤洞中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wěi yáo tóu jiù lì wé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匹好骅骝,精彩浑如画。
却被银鞍缚了身,著绊马。
怎得逍遥也。
不若骋颠狂,掣断缰无挂。
摆尾摇头厩枥违,做野马。
自在成游冶。
()
骅骝,精彩,如画,怎得,颠狂,野马

《黄鹤洞中仙》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黄鹤洞中,有一匹优雅的骅骝,它的身姿美如画。然而,它被银鞍所束缚,只能成为别人驾乘的坐骑。它怎能享受逍遥自在呢?不如放纵自己,疯狂地奔驰,一刀斩断缰绳,摆脱束缚。它摆动着尾巴,摇晃着头颅,违背了马厩的规矩,像一匹野马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荡。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匹骅骝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放纵和逍遥生活的向往。骅骝原本是一匹美丽的马,但却被银鞍所束缚,成为了他人的坐骑,失去了自由。诗中的骅骝渴望摆脱束缚,追求野性的自由,尽情奔驰,不受拘束。它摇动着尾巴,摆动着头颅,违背了常规,表现出自己的狂放个性。通过这首诗词,作者抒发了对逍遥自在、追求狂放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
《黄鹤洞中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而自由的画面。通过骅骝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狂放生活的向往。骅骝原本具有高贵的血统和出色的外貌,但却被银鞍所束缚,成为了他人的马匹,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和自由。诗中的骅骝渴望逍遥自在,不再受制于人,于是表现出狂放的行为,摆动着尾巴,摇晃着头颅,甚至违背马厩的规矩,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野性。

这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对骅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由的追求。诗中的黄鹤洞象征着自由的理想境界,而骅骝则成为了这一理想的象征。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自由与狂放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独特,使人们产生共鸣,引发对自由和追求真我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