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寻思告他谁

出自金朝王哲的《黄鹤洞中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zì xún sī gào tā shu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夜宿山村店。
不觉频嗟叹。
独自寻思告他谁,只闻得那马,耳畔频嘶喊。
国泰兵戈偃。
顷亩农夫羡。
不动枪旗动酒旗,你不放他那马,两国无
()
夜宿,山村,嗟叹,寻思,频嘶喊,农夫,不动,枪旗,两国

《黄鹤洞中仙》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宿在山村的店铺里,不知不觉地频频叹息。独自思索着告诉谁,只听到那马儿在耳边频繁地嘶喊。国家安定了,战争已经结束。一顷田地让农夫羡慕不已。战旗已经收起,而酒旗却飘扬不止。你不让那马儿离去,两国之间就永远没有了和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在山村店铺中的宿醉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慨和思考。作者在这个平静的夜晚,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他感叹战争的残酷,同时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也从中透露出来。诗中的黄鹤洞中仙象征着和平与宁静的理想境地,而马的嘶喊声则象征着战争和动荡。通过对比这两种声音,作者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词在结构上较为简洁明快,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战争和和平的对比,既展现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痛苦的深刻感受,也表达了他对和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警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