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凝江汉寺楼深。宋代。董嗣杲。担尾心期有破琴,绝怜无地觅知音。形神怯冷犹迎客,风雨催春亟治任。眼落牛羊沙渡远,情凝江汉寺楼深。津津谁染鹅黄柳,想可挨排醉绿阴。
《欲脱榷司东归》是宋代董嗣杲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担尾心期有破琴,
绝怜无地觅知音。
形神怯冷犹迎客,
风雨催春亟治任。
眼落牛羊沙渡远,
情凝江汉寺楼深。
津津谁染鹅黄柳,
想可挨排醉绿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渴望找到知音的情感。诗人拿着破损的琴,心怀希望,但却无处寻找彼此心灵契合的知音。他的形神虽然胆怯冷漠,但仍然热情地迎接客人。风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则感到迫切地需要治愈他内心的孤独。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的牛羊和沙滩,而他的情感则凝结在深远的江汉寺楼之间。他想知道,是谁使得鹅黄色的柳树如此嫩绿,他渴望能够融入其中,沉醉在那绿意的荫庇之下。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诗人用担尾的心情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承载着自己的希望和梦想,但却寻找不到知音。他形神怯冷,但仍然热情地迎接客人,显示出他对外界的渴望和期待。风雨催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到迫切地需要治愈内心的孤独。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的牛羊和沙滩,表现出他的思绪飘渺,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情凝江汉寺楼深,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凝结和深沉。最后,诗人对鹅黄色的柳树表达了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够沉醉在绿意的荫庇之下,摆脱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以自己的心情为出发点,通过对外界的描写和想象,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孤独的思考。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