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钱源绕梵宫。宋代。董嗣杲。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合涧桥》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合涧桥的景观,通过对桥上活水流动、山水相融、自然力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通过描绘桥的景观,展示了桥面上活水流动的景象,形容了桥的压力和水流的威力。同时,它提到了钱源和梵宫,暗示了桥下的水流绕过了这些地点,显示了水的力量和威严。
诗词中还描绘了两涧汇合,形成了合涧桥。作者通过描述这个景象,强调了两个涧流的合一,以及桥的重要性。他使用了"万雷莫敌水声雄"的形象语言,把水流的声音比作万雷的威力,强调了水流的雄壮和震撼力。
诗词中还提到了游人和野衲。作者表达了游人对桥的景观的欣赏,但又担心心神不宁;野衲则是指山中隐居的僧人,他们专心修行,对桥下的水声充耳不闻。这一对比突显了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内心的纷扰和思考。
最后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石倚卧梁山月已落,白猿发出一声啸叫,五峰空荡。这一景象展示了山林的寂静和孤独,通过月落和猿啸的描写增加了一种凄凉和幽寂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合涧桥的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它通过水流、山川、游人和僧人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宁静,并通过与人类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内心的思考和纷扰。整首诗词给人以壮丽、静谧和哲理的感受,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无常。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