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名已出诸公右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思隐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ū míng yǐ chū zhū gōng yò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岌页愁城不可攻,三年心事入秋空。
虚名已出诸公右,往事都归一笑中。
植杖耘田思北墅,补炉煮药老西风。
临归自照凉池影,不与初来面目同。
()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心事:(名)心中所思念或所期望的事。
秋空虚名:(名)不符合实际的名誉。
诸公:1.众公卿。2.诸多年老长者。3.各位人士。
往事:(名)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
一笑中煮药凉池影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思隐二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而富有哲理。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隐二首》中文译文:
岌页愁城不可攻,
三年心事入秋空。
虚名已出诸公右,
往事都归一笑中。
植杖耘田思北墅,
补炉煮药老西风。
临归自照凉池影,
不与初来面目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深入思考,发现人生的名利虚幻,世俗的得失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安宁。他形容自己的心事在秋天的空气中逐渐凝结,表明他已经沉思了三年之久。

诗中,诗人提到自己的虚名已经超越了众人,但他透过一笑将过去的一切都归于平淡。这表明他已超脱于尘世的虚荣和名利,将自己与众不同地看待。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植杖耕田时的思考。他思念着北方的田园生活,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他补炉煮药时,感叹着老去的西风,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逝去的深切感受。

最后,诗人在凉池中自照,意味着他回望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与初来时的面貌已经不再相同。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和成长,获得了一种超越形象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诗词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沉思和超脱,表达了对尘世名利的淡然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诗人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传达出人们对于内心归隐和自我超越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