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诗一首朗读

诗词:《诗一首》

峨眉山西雪千里,
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
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
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
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
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
惟见空庭满山雪。

中文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到,峨眉山西边的雪遍布千里,
向北望去,成都看起来如同井底。
春风吹了整整一百天,雪仍然没有消融,
到了五月,行人们如同被冻僵的蚂蚁。
市井中人们争相抢夺,
谁会相信言辞堂皇的官员像是贬低了官员。
人间的烦恼无处洗涤,
因此我去西斋,以雪峰的形象来表达。
我梦见乘坐小船游历吴越之地,
长廊里静寂的庭院,灯光如同明亮的月光。
打开门却看不见人和牛,
只看到空旷的庭院,满是白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峨眉山和成都的雪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烦恼的无奈和对清静寂寥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绘了峨眉山西边的雪遍布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的景象。这一描写展示了雪的广袤和成都的遥远,形成了一种对自然壮丽景色的美感。

接着,诗中描述了春风吹了整整一百天,雪仍然没有消融,到了五月,行人们如同被冻僵的蚂蚁。这一描写表达了雪的持久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然后,诗中提到市井中人们争相抢夺,谁会相信言辞堂皇的官员像是贬低了官员。这里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斗争和虚伪言辞的不满和怀疑,以及对真实和诚信的追求。

最后,诗中以作者自己的梦境作为结尾,描绘了乘坐小船游历吴越之地的情景。这里的长廊和静寂的庭院给人一种宁静和幽雅的感觉,通过与前文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清静、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雪景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烦恼纷扰的人世间的厌倦和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使得雪景更加鲜明,突出了作者心中对清静境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梦和残月两朦胧,饶舌幽禽苦唤侬。
若说五更春睡好,绝胜骑马火城中。
()

琴奏南薰曲未终,倚阑搔首又西风。炎凉节序乘除里,新故人情反覆中。

暑气萧条随去燕,秋声嘹亮引宾鸿。露华夜冷鸳鸯瓦,谁念班姬老汉宫?

()
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
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
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

素无出门缘,少得称意时。亦欲勉为好,随复有败之。

长短不相补,事过然后思。安能免悔吝,空自长嗟咨。

()
日月交宫,虎龙共处,不分南北东西。
五方秀气,攒聚结刀圭。
十二时中锻炼,尖锋上、迸出光辉。
堪安把,住行坐卧,恣意倒颠携。
()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

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

玄鸟初归去,宾鸿属仲秋。金风时渐爽,火气已全收。

清庙深还邃,斋居阒且幽。传呼严夜禁,次第报更筹。

()

频死同归后,分携又十年。死生俱有托,去住尚依然。

风雪千山泪,辛勤一衲烟。但持吾道在,即是答先贤。

()

苏台风雨久如期,太守精诚不待祈。万廪更为来岁计,六花故就腊晨飞。

静装松桂仙枝老,深壅芝兰土脉肥。衡泌栖迟墙仞远,为公何日赋缁衣。

()

后乐园中好树石,海波吞天滞魂魄。九原想与夷齐游,徙倚祠门长太息。

当年东邻重忠义,潘侯倒屣迎宾客。驹笼私第址堪寻,龙麓高坟碑未泐。

()

群山开宝地,忆昔杖藜过。石洞馀冰雪,岩泉净薜萝。

虚空尘虑尽,疏散胜缘多。欲结东林社,相依老洞阿。

()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
忆昔梦中游,高怀怅冥邈。
箯舆入来,精爽欲飞跃。
九锁相回环,群峰俱卓牵。
地胜幻蓬莱,天低眇嵩岳。
()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
仍年频见宽,中夏始闻雷。
山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

()

报道东方欲辨晨,强扶衰惫起冠绅。
差贤眇者与跛者,窃比封从祝圣人。
野老岂知蒙帝力,农夫稍有告余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