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熟风波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次湖口》,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tóu shú fēng bō,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湖水出澜蠡,江水下巴蜀。
恰当相合处,清浊皆荡沃。
扁舟凌浩渺,渡者苦局促。
卸帆与立桅,黄帽不须督。
纸钱望空飏,饱肉为相触。
江神昭灵休,压浪无留瞩。
遂使惊魂甦,免得遭鬼录。
去程天茫茫,滩过有矶续。
矶头熟风波,寒草失旧绿。
所愿晴风恬,遵陆脱羁束。
()
湖水相合:1.相互投合;相符。2.会合;集中。
清浊:1.清水与浊水。2.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5.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清气与浊气。
荡沃扁舟:1.小船。2.编列众舟为一舟。
渡者局促:(形)①(空间)狭小:房间小,家具多,显得很~。②(方)(时间)短促;紧迫:半个小时太~,恐怕来不及。③拘谨不自然:~不安。
卸帆立桅黄帽:黄颜色的帽子。船夫。借指船。
不须督

《次湖口》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水从澜蠡山涌出,江水从巴蜀之地流下。在适当的相遇之处,湖水清澈,江水浊浪都得到了洗涤。小船在浩渺的湖面上穿行,乘船者感到局促不安。卸下了船帆,竖起了船桅,船上的黄帽不再需要遮挡。纸钱随风飘荡,丰盛的饭菜相互碰触。江神安详地显现出来,他压制着浪潮,没有停留注视。这样使得惊悸的心灵安静下来,免受鬼魂的干扰。离开的路程遥远无边,滩头有矶岩相连绵。矶岩上波涛汹涌,寒草失去了昔日的翠绿。愿望是晴朗而宁静的风,希望能够遵循陆地,摆脱羁绊束缚。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描绘湖水和江水的相遇之处以及船行的场景,表达了对清澈和洗涤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困境与解脱的对比。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意境和情绪。

诗中的湖水与江水的交汇处,象征着人生中清浊相间的经历和境遇。湖水的清澈代表着纯净和洗涤,而江水的浊浪则代表着尘世的纷扰和困境。船行的场景传达出乘船者的局促与不安,象征着人们在人生旅途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诗中还描绘了江神昭灵的形象,他安详地压制着汹涌的浪潮,使得惊魂甦醒,免受鬼魂的侵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守护神灵的信仰和对超越困境的希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晴朗宁静的风的向往,希望能够遵循陆地,摆脱束缚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于清澈和洗涤的向往,以及对于解脱和内心自由的追求。诗意深邃,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和心灵境界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