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碧玉流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唐多令·回棹百花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áo tiáo bì yù li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月涧禅师不应,放棹东湖,夜色皎然。
见心用龙洲少年游韵赋词,因次韵
回棹百花洲。
迢迢碧玉流
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
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
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
回棹,迢迢,碧玉,笛声,高楼,江山,虽有,问渠,可惜,得出

《糖多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黎廷瑞。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糖多令

月涧禅师不应,
放棹东湖,夜色皎然。
见心用龙洲少年游韵赋词,
因次韵回棹百花洲。
迢迢碧玉流。
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
虽有酒,奈何秋。
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
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
呼得出,载同游。

译文:
月涧的禅师没有回应,
我放下船桨在东湖上,夜色明亮。
看见心灵运用龙洲,年轻人游赏并创作诗歌,
为了接下来的韵脚,我驶向百花洲。
迢迢碧玉般的流水。
听到笛声,那高楼在何处?
如此美丽的江山没有了这位客人,
尽管有酒,却感到秋意无奈。
呼唤月亮从云头升起。
问你,渠道是否能一饮而尽?
笑看人世间,本是无忧无虑的。
可惜月亮的老人无法呼唤出来,
如果能呼唤出来,我将与他同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诗人在东湖上划船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表现了月涧禅师的无应,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期待与禅师交流的心情,但未得回应。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在东湖上观赏景色和遇见少年游韵赋词的情景,表现了对年轻人才华的赞赏和自己的创作心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赞美,但也感叹没有了共同欣赏的客人。尽管有美酒相伴,但秋意已浓,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两句以呼唤月亮的老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与月亮老人共同游赏的愿望。然而,诗人感叹月亮的老人无法呼唤出来,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词运用了音韵和意象的运用,使诗句优美流畅,具有音乐性和意境感,给人以美好的审美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