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少保王平章二首。宋代。陈著。大老关元命,平生坐十年。权奸以国毙,柄用已天颠。痛事自赍去,忠魂客寄然。犹遗簪□旧,血恸北风前。
《挽少保王平章二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少保王平章被权奸所害,他忠诚的心灵被迫离去,留下沉痛的遗憾和哀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大老关元命,平生坐十年。
权奸以国毙,柄用已天颠。
痛事自赍去,忠魂客寄然。
犹遗簪□旧,血恸北风前。
第二首:
桑园悲晓日,菊径泣秋天。
玉烛犹焚夜,金戈已断弦。
谁堪伤此事,空使泪沾巾。
回首常长叹,无言对明月。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词表达了对王平章的悼念和对时局的忧愤。诗中以婉约的语言展现出作者对权奸篡位、草菅人命的不满和痛心。王平章是大老关的首领,他本是国家重臣,却在权奸的迫害下被牺牲,这种荒谬的局面让陈著感到深深的痛惜和愤怒。
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凄凉的景色和悲伤的情感来凸显王平章的忠诚和悲剧遭遇。例如,用"大老关元命"来表达王平章的高贵身份和被牺牲的命运;"痛事自赍去,忠魂客寄然"表达了他忠诚的心灵离去和寄托在远方;"犹遗簪□旧,血恸北风前"通过描述留下的遗物和血染北风的景象,表现了陈著对王平章的深深怀念和悲痛。
第二首诗词则以更加悲凉的意象,描绘了王平章的离去对整个社会的伤痛。桑园和菊径是秋天的景象,与王平章的离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生死的对立。"玉烛犹焚夜,金戈已断弦"则用宝烛燃尽和战争结束的意象,象征着王平章的忠诚和抗争已经完结。最后两句"回首常长叹,无言对明月"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伤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公正和正义的失望。
整首诗词以悼念和哀思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王平章的敬仰和对时局黑暗的忧虑。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批判的意味,呼吁公正和正义,抒发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忠诚的赞颂。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新春道中口占。宋代。李新。榆荚已吹鹅眼去,柳绵不带茧香来。轻霜未度刘郎鬓,更看春桃几度开。
游虎丘寺。宋代。王禹偁。藓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永叔挟小友郑生入都生年甫十六美秀工奕酒中持素册进余乞诗戏成四绝 其四。明代。胡应麟。长铗翩翩海上游,明光谒帝暂依刘。无劳更赌宣城郡,一局龙阳已拜侯。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三。宋代。葛胜仲。棘蓬禅老舌纵横,小阁谈元夜气清。顿觉心空重及第,信知兹理本无生。
寄陈中洲给谏 其二。明代。王鸣雷。九江江口钓鱼湾,江上柴门尽掩关。阙下几年休疏去,城中十日卖文还。天寒燕子巢深屋,春暖桃花开浅山。今日工诗陈给事,题诗应记七岩间。
送杨长史之任。明代。罗钦顺。璧水溶溶老翠芹,湘潭春色又平分。裾长稳向王门曳,调古多从宦邸闻。晓殿光华依大雅,晚窗消息付微醺。有时梦绕同寅地,莫遣缄书隔暮云。
得龙忍寒金陵书。近现代。钱钟书。一纸书伸渍泪酸,孤危契阔告平安。尘多苦惜缁衣化,日暮遥知翠袖寒。负气身名甘败裂,吞声歌哭愈艰难。意深墨浅无从写,要乞浮提沥血干。
菩萨蛮。宋代。曾原一。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记梦。宋代。陆游。梦游异境不可识,翠壁苍崖立千尺。楼台缥缈出其上,挥手直登无羽翼。门楣扁牓作八分,奇劲非复人间迹。主人鹿弁紫绮裘,相见欢如有畴昔。探怀示我数纸书,妙句玄言皆造极。我即钞之杂行草,主人戃怳如甚惜。梦中亦复知是梦,意恐觉时无处觅。自量强记可不忘,鸡唱梦回空叹息。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宋代。白玉蟾。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击石轰雷惊四座,宝卷拈出安群情。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布衲蹁跹贱罗绮,银钩婉娩鬼神惊。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莱顶上行。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宋代。陈师道。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追昔感事八首(出世周手稿,集本不载)。明代。王伯稠。纷纷游客似雕翻,一技俱能猎异恩。牛饮总污丞相席,沐猴争戏五侯门。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九。宋代。萧立之。八表同昏江换陆,孤山今日又花时。感时溅泪无人见,只有当年杜老知。
寿太宰乔白岩 其一。明代。林俊。重是崧高岳降神,会灵闻此复生申。古之平格天为寿,公也明良世有人。位极孤卿名愈重,诞弥甲子历初新。柴车垢服甄陶外,坐使醇风遍八垠。
邀君欢,劝君酒,南山月上大如斗。座中谁者苦思家,举杯忘在天之涯。
傥来富贵恨不早,提壶且乐风光好。多疑黄河之水天上来漫漫,饮如渴骥奔驰千里临急湍。
友人下第客中,邀为长夜之饮,即席口号慰之。清代。缪烜。邀君欢,劝君酒,南山月上大如斗。座中谁者苦思家,举杯忘在天之涯。傥来富贵恨不早,提壶且乐风光好。多疑黄河之水天上来漫漫,饮如渴骥奔驰千里临急湍。君醉歌,我醉舞。醉歌金石裂,醉舞鸾鹄举。鸾鹄一举千万里,蠢蠢浮浮尽眼底。劝君酒,邀君欢,东方日出圆如盘。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六。明代。王世贞。小驿残茅短篱,偶尔浊醪一卮。却似区区天地,野夫寄此何为。
次韵濂溪先生题罗天岩诗。明代。董纪。咫尺仙岩不可寻,甘棠何处閟清阴。洞门只在烟萝里,无路攀缘枉费心。
和王护军秋夕诗。南北朝。鲍照。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惊飙西北起。孤鴈夜往还。开轩当户牖。取琴试一弹。停歌不能和。终曲久辛酸。金气方劲杀。隆阳微且单。泉涸甘井竭。节徙芳岁残。生事各多少。谁共知易难。投章心藴结。千里途轻纨。愿托孤老暇。觞思暂开餐。
水调歌头(癸丑生日)。宋代。方岳。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对菊有怀季山长。明代。陈镒。薄宦经年未得归,西风黄菊已盈枝。今朝把酒聊自适,此地看花多所思。世事不干迎客少,旧交久别寄书迟。莫言岁晚无廪粟,山色水光堪乐饥。
寿岂诗。元代。杨维桢。有桥洋洋,在堂之阳。岂弟君子,令德不爽。文文如■,■衡其锵。酌以旨酒,以燕乐我父兄。瞿叔孝友,寿岂孔箴。有谖奕奕,在堂之北。岂弟君子,令德有赫。饮御我族,以及我宾客。瞿叔岂弟,班裳赤舄。寿且乐康,田尔令德。注1:■——“满”左边换“王”注2:■——左“王”右“忽”
怀方干、张为。唐代。贯休。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试郭底泉和韵。宋代。李之仪。午睡不觉久,起坐独扪腹。眊氉相苦魔,眩瞀遂为族。永怀建溪春,偶尔得藏畜。品第虽非貂,犹胜狗尾续。虚堂无纤尘,百转纷击筑。破碾顿愕眙,屑纷随轮蹙。被褐而怀璧,凡眼真亵渎。聊资定碗黑,岂待无托绿。久闻城西角,有泉湛寒玉。名因所居传,廉惠才可仆。殷勤持小罂,甘莹来一掬。蟹眼方转旋,色味相芬馥。迩来棘荆生,未易梨栗熟。一啜便超腾,庾愁空万斛。
酬峻伯得屋字。明代。宗臣。山人十载出山屋,手把瑶枝骑白鹿。风雷一日走千里,双龙夜夜愁天目。
茶瓶儿。宋代。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唐代。高骈。长川终日碧潺湲,知道天河与地连。凭寄两行朝阙泪,愿随流入御沟泉。
敩劝学诗寄锜铤镳诸弟 其六。清代。梁朝钟。至亲者兄弟,繇亲始及疏。亲疏少颠倒,箕豆会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