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何所知。宋代。马廷鸾。世事真如此,劳生何所知。功名蚁行磨,意气鹊栖枝。于蒍歌偏好,归来赋足师。达人宁自苦,天乐更无疑。
《次赵二车韵》是宋代马廷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世事真如此,劳生何所知。
功名蚁行磨,意气鹊栖枝。
于蒍歌偏好,归来赋足师。
达人宁自苦,天乐更无疑。
诗意:
这个世间的事情真的是如此吗?辛勤劳作的人又能理解多少呢?
功名就像蚂蚁般艰难地前行,意气却像喜鹊停歇在枝头。
我喜欢在野外歌唱,但归来后却得为师傅作诗赋文。
真正的达人宁愿自我劳苦,因为天上的乐曲更加无疑。
赏析:
《次赵二车韵》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世间琐事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作者认为,世间的事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无法真正理解,尤其是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他们的辛苦与付出常常被人忽视。通过将功名比喻为蚂蚁般缓慢前行,意气则像喜鹊栖息在树枝上,诗人反衬了人们追逐功名的辛苦与虚妄,以及内心的憧憬和追求。
而诗中的"于蒍歌"则是指在野外歌唱,表达了诗人的喜好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然而,归来后却得为师傅作诗赋文,这或许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牵绊和责任的体现。最后两句表达了达人宁愿自我劳苦,因为他们认为天上的乐曲更加无疑,意味着真正的乐趣和快乐来自内心的追求和自我满足,而不是功名利禄所带来的表面享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追求内心自由与乐趣的渴望。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廷鸾。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