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汝何知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山中闻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yuán rǔ hé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山人猿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
人猿:即类人猿。外形较其他猿类更近似人。
山猿迎风:1.面对着风吹的方向。2.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枯藤:1.枯老的藤蔓。2.称藤制的手杖。
长短:(名)长和短:~不一|十个手指有~。②(形)长短的程度;长度:约有两丈~。③(名)指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他万一要有个~,我怎么办啊!④(名)是非;好坏:不要背地里说人~。⑤(方)(副)无论如何;高低:留他吃饭,他~不肯。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冷暖:(名)寒冷和温暖。泛指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间。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求友乔木:(名)树干高大而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等。

《山中闻猿》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山中听到猿猴的声音,
却只能让山猿惊恐不已。
我坐在风中的干枯藤上,
吟唱出长短不一的声音。
山猿啊,你怎能明白,
我也有往昔的情感。
人类啊,不如猿猴,
冷暖随时而生。
无法见到寻友的黄莺,
高大的树木长时间地鸣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聆听猿声的情景,通过触发与猿猴的共鸣,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诗中,作者坐在枯藤上吟唱,与山猿互相呼应,认为猿猴有着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往昔的记忆。作者以猿猴为比喻,暗示人类应当像猿猴一样随遇而安,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后,诗中提到了无法见到黄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和不同。

赏析:
《山中闻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聆听猿声的情景,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对比手法巧妙而生动,通过将人与猿猴相对比,突出了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广阔。作者通过猿猴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自身处境的思考,暗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诗词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主题使其成为宋代文学的佳作之一,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幅自然与人类相互交融的美好画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