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何处是

出自宋代卫宗武的《赠龙虎山甘道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áo yuán hé chǔ sh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
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
尺素,烟霞,千古

诗词《赠龙虎山甘道士》是宋代卫宗武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携带着尺素之书,远从上清来到这里。
心中蕴藏着龙、虎、象三者的精神,言语中流露着仙境的氛围。
传承了千古的神秘之音,指引着他们前行,探寻着桃源的所在。

诗意:
这首诗以赠诗的形式,向龙虎山的甘道士表达敬意。甘道士可能是一位修行道教的仙人,他的存在象征着神秘与仙境的力量。诗人将自己携带着尺素之书,远自上清之地来到龙虎山,表达了对甘道士的崇敬之情。他谈及自己内心包容了龙、虎、象三者的精神,并用言语传达了仙境的气息,显示了他对道教的追求和向往。诗中还提到了夔牙音,夔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乐器,被认为能够引导人们进入桃源仙境。最后,诗人以问句的形式探寻桃源的所在,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甘道士和道教的景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桃源仙境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携带尺素之书、胸怀龙虎象的精神以及语言中流露的烟霞气息,创造出一种神秘、仙境般的氛围。诗中的夔牙音与桃源的探寻更增添了神秘感。整首诗以问句结尾,进一步引发读者对桃源所在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诗人与甘道士的对话,诗词传递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寻内心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