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残楼角动寒梅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又和答云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cán lóu jiǎo dòng hán mé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
梦回:1.回溯至...2.亦作“梦回”。从梦中醒来。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中宣,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风霜:(名)比喻长期奔波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久经~。
问讯:(动)①问;打听:~处。②(书)问候:朝夕~。③审问;讯问:连夜~。④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贫僧~了。

《又和答云岩》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译文:
翠绿的帷幕香气散尽,昨夜的梦境重现眼前。
楼角的寒梅被惊动,摇曳着它凄美的姿态。
夜晚过去,感觉风霜渐薄,询问南方的枝头是否已经开放。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叹。诗中的翠箔和香气代表春天的繁花和芬芳,而梦境的重现则暗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楼角的寒梅被惊动,显示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他怀着期盼询问南方的枝头是否已经迎来春天的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人通过翠箔、香气、梦境和寒梅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他的感叹和期待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使诗词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清新,给人以诗意盎然的美感。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