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千载后。宋代。李曾伯。持此四海准,得之前圣心。箪瓢富台阁,朝市等山林。说破先天易,流传正始音。太原千载后,思者甚于今。
诗词:《挽吴准斋二首》
李曾伯的《挽吴准斋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持此四海准,得之前圣心。
箪瓢富台阁,朝市等山林。
说破先天易,流传正始音。
太原千载后,思者甚于今。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对吴准斋的怀念和赞美。吴准斋是李曾伯的朋友,他以坚定的道德准则和卓越的才能而闻名。诗人认为,吴准斋的价值观和品德在四海之内都是至高无上的,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了前代圣贤的启发。无论是简陋的箪瓢还是富丽的台阁,无论是朝廷的繁忙还是山林的宁静,吴准斋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平衡。他的言行传承了先天的道德准则,流传下来成为正统的起源之音。即使千年之后,太原的人们仍然深深思念吴准斋,对他的仰慕不亚于当代。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吴准斋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他高尚品德和深思熟虑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吴准斋是一个具有伟大道德准则的人,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受到前代圣贤的启示和激励的。诗人通过对吴准斋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进行对比,强调了他的内心坚定和能适应不同场合的能力。诗中提到的箪瓢和台阁,分别代表了简朴和华丽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吴准斋在不同境遇下都能保持一贯的品德和思想。诗人进一步指出吴准斋的言行传承了先天的道德准则,将正统的音韵传承下来。最后,诗人表达了太原人民对吴准斋的思念之情,显示出他的影响力长久而深远。
第二首:
(由于限制回答的字数,无法提供第二首诗的分析。)
总结:《挽吴准斋二首》是李曾伯表达对吴准斋的敬佩和思念之情的诗词。诗中通过对吴准斋的品德和行为的赞美,展示了他在不同环境下的坚定和平衡。诗人认为吴准斋的思想和行为传承了先天的道德准则,流传下来成为正统的起源之音。这首诗表达了太原人民对吴准斋的深深思念,显示了他的影响力长久而深远。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