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床头新课业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自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yì chuáng tóu xīn kè y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线鬓,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
听鸣叶底草根:一般指基层人民或零起点的创业者。
情感:(名)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现,如憎恶、喜欢、热爱等。[近]感情。
时事:1.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2.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3.泛指贡品。4.当时史实;当时情况。5.当时的政事;世事。6.局势;时局。7.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8.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床头:亦作'床头'。坐榻或床铺的旁边。床的一端。
课业:(名)功课;学业:荒废~。
回文机光阴:(名)①时间:~似箭。[近]时光|时间。②(方)日子③。
客怀畴昔:(书)(名)往日;从前。

《自和》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和
才听鸣蜩叶底声,
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线鬓,
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
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
更老那知得似今。

中文译文:
刚刚听到蜩螗在叶底鸣叫,
突然间又听到羽毛振动草根的吟唱。
物事的情感触动我千丝万缕的鬓发,
时事缠绕着人的一片心思。
读易经新学问放在床头,
回忆往事像回文一样在纸上书写。
作为客人的怀念不要再悲叹过去的时光,
更年长的人怎么知道现在会像过去一样。

诗意和赏析:
《自和》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心境的变化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倾听蜩螗鸣叫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和韵律。接着,他又听到了羽毛振动草根的吟唱声,这里通过自然的声音和韵律,使诗人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他说物事的情感感动了自己千丝万缕的鬓发,表达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内心的激动。同时,他又说时事萦绕在人的心头,这种时事的牵动使他心思纷繁,思考着人生的种种。

第三节中,诗人提到自己正在读易经的新学问,将这一新的学问放在床头,显现出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他又提到回文,暗示着他回忆过去的旧光阴,回顾往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年龄增长的感慨。他希望作为客人的怀念不要再悲叹过去的时光,意味着过去已经一去不回。同时,他说更年长的人怎么能知道现在的经历会像过去一样,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经历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感知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在诗人的笔下,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思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