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三百丈。宋代。苏泂。悬崖三百丈,五里到松门。路尽始佳处,苔深无屐痕。细泉牛乳滴,亭午艾香温。舟楫红行疾,无劳具酒尊。
《三游洞》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洞穴景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游洞》中文译文:
悬崖高耸达三百丈,
五里之遥到达松门。
路途终至最佳处,
苔深厚重无履痕。
细泉如牛乳般滴落,
午后亭中艾香温。
红舟纵横水面疾驰,
无需操劳携酒尊。
诗意与赏析:
《三游洞》通过对洞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而奇妙的自然画卷。悬崖高耸三百丈,给人一种陡峭、雄伟的感觉。洞穴入口距离松门有五里远,表现了洞穴的广阔空间。诗人将洞穴的路途描绘为终极目的地,意味着抵达洞穴后可以领略到最美妙的景色。
诗中描述的苔深厚重,暗示着洞穴的幽深和荒凉,没有人类的痕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细泉如牛乳般滴落,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受,使洞穴更显得神秘而宁静。午后亭中散发出的艾香温暖宜人,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最后两句描述了红舟在水面上快速行驶的景象,表现了洞穴周围的活力与生机。红舟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轻松地穿越洞穴,无需操劳地携带酒尊,暗示着洞穴之旅的轻松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洞穴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神秘和宁静之美,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和想象的空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