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山骨瘦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九日分韵得寒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shū shān gǔ shò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奇月必用重,谁与开其端。
贵阳而贱阴,於此亦可观。
况於五阴后,苍龙挂高寒。
林疏山骨瘦,宇静天容宽。
砉然遇九九,黄菊纷阑斑。
且开五言城,聊寄一夕懽。
凄其义熙后,甚矣天宝间。
陶社千古心,知者良独难。
()
亦可观,高寒,山骨

《九日分韵得寒字》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冷的字眼总是能带来特殊的意境,谁能展现它们的美妙之处呢?阳光明媚而温暖的一面与阴寒的一面相对照,也是一种美丽的风景。尤其是在五阴之后,苍龙悬挂在高寒之中,林木稀疏,山峦苍瘦,宇宙静谧,天地辽阔。突然间遇到九九这个数字,黄菊纷纷绽放,点缀着大地。此时开辟起五言诗的领域,寄托了一夜的欢愉。这样的意境凄美而辉煌,堪称天宝时代的精华。千古流传的陶渊明,他的思想对于懂得欣赏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冷的意象,表达了寒冷之美的独特魅力。寒冷与温暖的对比,山林的瘦弱和广袤的宇宙,以及九九和黄菊的相遇,都展现了一种凄美而壮丽的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提到陶渊明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认为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对于欣赏这种美是不易的。

总之,这首诗词以寒冷为主题,通过对寒冷意象的描绘展示了其独特的美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冷与暖、苍瘦与广袤、寂静与繁荣之间关系的思考,并借陶渊明的形象来彰显对于美感理解的独特性和难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