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嗺送作遨头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èi rén zuī sòng zuò áo tó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
()
秉烛:(书)(动)拿着点燃的蜡烛:~夜游。
滔滔:(形)①形容大水漫流:波浪~。[反]涓涓。②连续不断:议论~。
车马:〈名〉车辆和马匹,泛指交通工具。
河流:(名)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凿的江、河的统称。
升平:太平、治平。
鼓吹:(动)①宣传提倡。②吹嘘:自我~。
妖氛:亦作'妖雰'。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妖气。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两便星前,我手持烛光漫游。
车马喧嚣,九条河水滔滔流淌。
耳边传来宣政升平的曲调,
但眼前炎黄的兴盛已成过去,城池尚未重建。
听到吹鼓声,勉强高兴地唱歌,
被人夸奖送去做一个游方的艺术家。
不知靠谁来驱散邪恶的气息,
只好与人间欢乐别过。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动荡的时代徘徊的情景。诗人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世态炎凉中的感受。

诗中的“两便星”指的是早晚出现在天空的两颗明亮的星星,象征着黎明和黄昏。诗人手持烛光,孤独地在两颗星星前游荡,表达了他在时代变迁中的彷徨和无助。

诗中提到的“车马九河流”揭示了时代的喧嚣和繁忙,车马来来往往,河水奔流不息。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宣政升平的曲调传入耳中,表明国家政局渐趋平静,但对于诗人来说,他所目睹的炎黄兴衰已成事实,城池尚未重建,意味着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困境仍然存在。

诗中的“闻鼓吹,强欢讴”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唱歌的精神。被人夸奖送去做游方的艺术家,显示了诗人通过艺术来寻求心灵的寄托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时代的无奈和困惑。他不知道靠谁来驱散邪恶的气息,只好与人间的欢乐别过。这里的邪恶气息可以理解为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诗人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与之分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于现实的关切和对于人生的追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