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朗读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两便星前,我手持烛光漫游。
车马喧嚣,九条河水滔滔流淌。
耳边传来宣政升平的曲调,
但眼前炎黄的兴盛已成过去,城池尚未重建。
听到吹鼓声,勉强高兴地唱歌,
被人夸奖送去做一个游方的艺术家。
不知靠谁来驱散邪恶的气息,
只好与人间欢乐别过。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动荡的时代徘徊的情景。诗人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世态炎凉中的感受。

诗中的“两便星”指的是早晚出现在天空的两颗明亮的星星,象征着黎明和黄昏。诗人手持烛光,孤独地在两颗星星前游荡,表达了他在时代变迁中的彷徨和无助。

诗中提到的“车马九河流”揭示了时代的喧嚣和繁忙,车马来来往往,河水奔流不息。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宣政升平的曲调传入耳中,表明国家政局渐趋平静,但对于诗人来说,他所目睹的炎黄兴衰已成事实,城池尚未重建,意味着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困境仍然存在。

诗中的“闻鼓吹,强欢讴”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唱歌的精神。被人夸奖送去做游方的艺术家,显示了诗人通过艺术来寻求心灵的寄托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时代的无奈和困惑。他不知道靠谁来驱散邪恶的气息,只好与人间的欢乐别过。这里的邪恶气息可以理解为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诗人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与之分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于现实的关切和对于人生的追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

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斜阳还在高树。

()

高台寒雪晓相过,爱看松枝挂碧萝。珍重枯禅勤护惜,念庵手植已无多。

()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

乱山秋欲老,曲径叶还飞。行尽鸟啼处,方知客到稀。

苔纹深印屐,竹翠湿沾衣。坐久心俱澹,层台敛夕晖。

()

天狗堕地声咆哮,鹊巢尽被鸠为巢。主人结队下乡去,骨肉离散妻孥抛。

岂无檐宇可栖托,破屋数间苦需索。典卖衣物房有租,合家有口无处糊。

()

周遭山翠列屏齐,草色平原望欲迷。云栈南来秦地尽,汉江东去楚天低。

轰雷绝壑巴船响,落日荒祠杜宇啼。遥指岚光何处宿,西风笮马顿衔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