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似晚春景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读鲁直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táng shī shì wǎn chūn jǐ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晚唐诗似晚春景,姿媚有余风骨轻。
千岁俄逢古罍眼增明。
()
晚春:(名)春季的末期;暮春。
余风骨千岁:封建时代尊称王公等(多见于旧小说、戏曲):~爷。

《读鲁直诗》是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鲁直的诗,晚唐时期的诗风犹如晚春的景色,姿态娇媚而又具备一种轻盈的风骨。千岁(指古代陶器)突然出现,使眼界更加明亮。

诗意:
这首诗以读鲁直的诗作为主题,通过描绘晚唐时期的诗风,表达了对鲁直诗歌的赞赏。诗人认为鲁直的诗作就像春天的景色一样,充满了姿态娇媚的美感,但又不失轻盈风骨的特质。而在读鲁直的诗作时,突然发现千岁陶器,这一意外的发现使诗人的眼界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鲁直的诗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晚唐诗风的描绘,表达了对鲁直诗歌的赞美之情。诗人用“晚春景”来形容晚唐诗风,将其与春天的景色相联系,暗示了诗歌的生机和美丽。诗中提到的“姿媚有余风骨轻”一句,表达了鲁直诗歌的特点,姿态娇媚而又具有轻盈的风骨,这种特质使得他的诗作更加迷人。最后,诗人突然提到千岁陶器,这一形象的出现给整首诗增添了意外之感,并且暗示了诗人在读鲁直诗作时的心境,即眼界的拓宽和视野的明亮。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鲁直诗歌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