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邯郸

过邯郸朗读

《过邯郸》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诗人游历邯郸城为背景,表达了对昔日赵国繁荣和英雄壮举的怀念,以及对如今荒凉景象和社会动荡的感叹。

诗词描绘了邯郸城的凄凉景象,城墙已经崩塌,草木倾斜。这一景象唤起了诗人对昔日赵国的怀念,赵国当时英雄辈出,但如今已经疲于战争,国家瓦解,盟约不再牢固。诗人也怀念了以蔺相如为代表的赵国贤臣,以及魏国的公子(可能指魏安僖王),他们德行高尚,受人称颂。

诗人通过对比邯郸的废墟和昔日的辉煌,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已经过去了千年,邯郸城已经废弃,昔日的繁华早已消逝。然而,赵国的民众仍然保持着乐观和自若的态度,歌舞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金石、丝竹和簧乐的奏响仿佛传来新声,这种景象使人联想到过去的辉煌。

整首诗以邯郸城的衰败为象征,抒发了对兴衰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无奈。诗人最后以对邯郸城的凄凉景象的叹息作为结束,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融为一体,将这种感慨寄托于西山的青色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邯郸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昔日辉煌和英雄壮举的怀念,以及对如今荒凉和社会动荡的感叹。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展现了兴衰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无常性,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深远,通过景物描写和寓意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夜夜惊魂入梦频。惊心烽火满江城。如今风雨西窗下,怕听芭蕉点滴声。

思往事,意犹惊。升沉何必卜君平。它生愿学鸳鸯老,无浪无风了此生。

()

南山改旧陇,北山开新茔。行人路上总称好,谁其相者王先生。

王先生,双眼明,吾闻其语心为惊。江山随运有迁改,人物乘机分重轻。

()

新竹出短篱,亭亭如织翠。明月升东轩,竹影宛在地。

铜砚磨松煤,濡毫写其意。清幽固可嘉,爱此坚贞志。

()
晚上危亭指顾间,羊牛来下鸟飞还。
细思物理须知止,何用区区只强颜。
()

萍梗相逢聚一堂,清忠相许鬓毛苍。仙舟待醉梅江月,驿骑常驰荻渡霜。

曾学少年忘戏谑,谁知中路转参商。赠行愧乏阳关曲,越水吴山思渺茫。

()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

颜色如花肌似雪。娇眼传波,密意曾低说。罗带同心愁未结。

情多不忍成轻别。

()

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
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
吾曹舌本能知此,古学工夫始可言。
()

放艇垂竿狎钓徒,春流千顷荡蘼芜。不知杨子江头路,也许羊裘物色无。

()
琢磨佳句敌离骚,赖得朋来漉酒陶。
时遣纡余资卓牵,更将华妙济雄豪。
阁临巨浸南溟近,帘捲晴空北极高。
更约高谈句法外,可怜天下政滔滔。
()

积雪初消萼绿华,东风吹动绛绡霞。龙嘘石气千年润,鹤过林阴一径斜。

刻字欲寻金错落,析旌如织翠交加。绮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

鱼游盆水阔,心踞画山巅。剔若疑无地,宽然别有天。

闲人茶气味,诗客酒因缘。随意无求足,餐余一小眠。

()

冻雪何霏霏,严寒透衲衣。故山频入梦,残腊始言归。

末路交情见,长年游道非。携将春草色,还以献慈闱。

()

万里南临瘴海春,倦游心事苦吟身。舟中翠羽移家远,枕上红云梦阙频。

津吏挟书随露冕,洞猺抛弩拜行尘。花开花落年年事,莫问玄都观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