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松阴得翠岩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宿翠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jǐn sōng yīn dé cuì y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箯舆十里见青崭,行尽松阴得翠岩
万壑声中清磬出,一峰高处白云缄。
茶新煮鼎作鱼沫,僧有可人能尘谈。
自觉灵山缘境熟,佛禅重问后三三。
()
箯舆,万壑,尘谈,自觉,佛禅

《宿翠山》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宿泊的心境和体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宿翠山的景象。一开始,箯舆(古代的车辆)行驶十里,就能看到青崭的山峰突兀耸立,引人注目。走过松树的阴影,来到翠岩之下。在万壑的声音中,清脆的磬声传出,仿佛音乐在山间回荡。高处的一座峰峦上,白云缭绕,仿佛将其封闭起来。宿山的过程中,新鲜的茶水被煮沸,鱼沫飘香,可人的僧人与来访者谈论着尘世的事物。作者自觉地感受到灵山的氛围和境界,对佛禅有了更深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松树、磬声和白云等景物,形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美感的画面。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人文元素,如茶水和僧人,使整首诗更具生活气息。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山中宿泊的愉悦与舒心。箯舆行驶十里,就能看到壮丽的青崭山峰,给人以震撼之感。行至松阴下的翠岩,更增添了一份清凉与宁静。诗中的磬声和白云则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祥和。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在山中与僧人的交流和对禅宗的思考。茶水的煮沸和鱼沫的香气,以及僧人与来访者的尘谈,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作者自觉地感受到灵山的氛围与境界,对佛禅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追求。在佛禅的启发下,作者开始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文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山中宿泊的美好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的思考与追求。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融入了人文元素,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与思索,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