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偈随缘举似人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自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jì suí yuán jǔ shì ré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亦逢场因作戏,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
()
逢场作戏:作戏法;做游戏。作耍,开玩笑。
竿木随身:在身上带着的或跟在身边的。
老僧:年老的和尚。老和尚自称。
壁观随缘: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唐张籍《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自嘲》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自嘲和自省之情,通过对比自己与僧人的修行态度,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亦逢场因作戏,
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
山偈随缘举似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他承认自己也像别人一样经历着人生的戏剧般的场景,但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竿木一样,不被外界的因缘牵引,保持内心的自由。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不如那些虔诚的老僧人,他们专注于修行,而他却不能像他们一样静心面壁观察内心。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山偈(诵经)的随缘举动的类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自己的深刻思考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也是戏剧般的生活中的一员,但他希望能够超脱世俗的牵绊,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与此同时,他对虔诚的修行者表示敬意,认为他们能够面对内心的困惑,专注于修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修行和自我探索的思考,表达了对个人境遇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这种自嘲的态度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使诗词具有一种深邃而内省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