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真才笔橐声。宋代。曹彦约。鼎鼐真才笔橐声,清朝人物独先生。从来马老荆州望,可但无公礼部名。谋帅直须医国手,辍贤何以慰人情。送春又数春回处,忍更堂堂背我行。
诗词:《代送礼悦杨侍郎帅江陵》
悦杨侍郎帅江陵,
鼎鼐真才笔橐声。
清朝人物独先生,
从来马老荆州望。
可但无公礼部名,
谋帅直须医国手。
辍贤何以慰人情,
送春又数春回处。
忍更堂堂背我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曹彦约的作品,题为《代送礼悦杨侍郎帅江陵》。诗中表达了诗人替悦杨侍郎送行的情景,透露出对其才华和帅才的赞叹,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无奈和担忧的情感。
首先,诗人赞美悦杨侍郎的才华。他将悦杨侍郎的才情比作鼎鼐,形容其才思卓越、文采斐然。悦杨侍郎在当时的清朝人物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先生,显示出其在文学才华上的独特之处。
然而,诗人感叹悦杨侍郎并未受到朝廷重用,没有在公礼部等重要职位上留下名字。这里暗示了官场的局限和不公,有时即使才华出众,也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
诗人进一步提到,国家需要悦杨侍郎这样有谋略的人才来担任帅职,以治理国家之事。这里的"医国手"意味着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智慧。然而,悦杨侍郎却被迫辍去仕途,无法施展其才,这让诗人倍感惋惜和不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送别悦杨侍郎的心情。他提到送春的次数已经不止一次,意味着长久的离别和别离之情。诗人忍受着心中的不舍与痛苦,却无法改变悦杨侍郎的去意,感到无奈和无可奈何。
整首诗以送别悦杨侍郎为线索,通过对悦杨侍郎才华和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才智和人才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官场不公和对人才流失的忧虑,以及对长久别离的痛苦之情。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