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霜月忽传悲

出自宋代赵蕃的《哭蔡西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huí shuāng yuè hū chuán bē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
()
叫春,雁回,霜月,昏碍,九疑,党人,呜呼,季子,陵墓,可知

《哭蔡西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的友人蔡西山的哀悼之情。尽管没有提供具体的原文内容,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鹃叫春林复递诗,
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
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
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
不待鑱辞行可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哀悼逝去的友人蔡西山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来表达作者对他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开篇,鹃鸟在春天的林间鸣叫,仿佛在传递着诗篇,表达出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描绘了雁群回归时的霜月,忽然间传来悲伤的消息,使得整个氛围突然变得沉重。

接下来的几句诗词,使用了花卉的枯萎和云雨的昏暗来象征逝去的友人的离世,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尽迷惘和悲伤。兰花枯萎、蕙草凋零,使得作者迷失在了三楚之间,而雨雾的昏暗让九疑山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

最后两句诗词,表达了作者早年辞别公府的决意和晚年在党人碑上留下的名字。然而,作者悲叹季子延陵之墓,意味着即使没有实际告别,也能够预知友人的离世,暗示了作者对友人去世的早知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人逝去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伤痛的情感。同时,通过使用象征手法,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抒情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