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商山抱经纶

出自宋代赵蕃的《跋韩涧泉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ù mén shāng shān bào jīng lú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
历历,相史,三人,经纶,一世,九原,绝笔,非厥伦

《跋韩涧泉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周汉历历上下秦,
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
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涧之滨,
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
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
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
感公语我泪沾巾。

诗意:
《跋韩涧泉诗》通过描述历史的兴衰和人性的善恶,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诗中提到了历史上的重要时代和人物,以及桃源、鹿门、商山等象征着宁静、修身、治国的地方。作者通过对这些历史和地理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历史和地理的符号,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传达了赵蕃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思考。周汉、秦、侯王将相等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以及桃源、鹿门、商山等地方的象征意义,都承载着作者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的失望。诗词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揭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性的光复与沉沦。

其中提到的南磵、远孙、涧之滨,以及三人入呻吟,抒发了作者对于荒废耕稼之民、远离理想之境的感叹。而桃源、鹿门、商山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宁静、修身和治国理念,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描绘,诗词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诗文并非与当时众人相比,而是受到了古代圣贤的启发。作者感激对自己的指导和鼓励,表现出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真诚。这两句诗句以自省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

总的来说,《跋韩涧泉诗》通过对历史和地理的运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呈现了赵蕃对于社会和文学的思考与感慨。这首诗词富有思辨性和抒情性,为读者带来了对美好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