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来未晚。宋代。虞俦。平生笑盗儒,口诵青青麦。刻烛和新诗,此夕知何夕。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获。雨暘亦天事,勤惰繄人力。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
《咏麦》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笑盗儒,
口诵青青麦。
刻烛和新诗,
此夕知何夕。
六花来未晚,
三白会有获。
雨暘亦天事,
勤惰繄人力。
何妨纵牛羊,
况已遍陇陌。
青黄未交时,
补助岂无责。
我亦念归田,
聊作数旬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思考。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形容自己是一个笑话般的文人,却对麦田的生长状况感兴趣。他在夜晚刻蜡烛,口中吟诵新写的诗篇,思考这个时刻的重要性。他觉得六月的麦花还未开放晚,三伏天的高温也会带来丰收。雨水和阳光是自然界的天然力量,劳动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放牧牛羊并不妨碍农田的种植,尤其是在田间道路已经遍布的情况下。尽管麦田的颜色还没有完全变为黄色,但是他认为在这个时期进行适度的补助是责任所在。诗人也向往回归农田的生活,他只是暂时做个旅客而已。
赏析:
《咏麦》以简洁的语言和诙谐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农田生活和自然界的感悟。诗中的"笑盗儒"形象生动有趣,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态度。他对麦田的观察和思考,体现了他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园艺生态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力量和人的劳动的关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努力的赞美。诗人的心境在最后两句"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中得到了明确的呈现,他渴望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生活。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真实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