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三日。宋代。赵蕃。正尔元无事,胡然不自聊。髯衰纷若雪,梅早缀如椒。太白倾残榼,方炉爇柿樵。宦才成此味,隐莫待渠招。
《十一月二十三日》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是十一月二十三日,
正午时分我无所事事,
心情空虚,无所寻觅。
胡乱地坐着,无所自娱。
胡乱生长的胡须,纷纷如雪,
早开的梅花,点缀如胡椒。
太白星残破碎如榼,
火炉中烧着的柿子柴。
宦官和有才华的人也品味到了这种滋味,
他们都在等待一个隐士的邀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聊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深刻,通过对胡须和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寂寞。胡须纷纷如雪,暗示着诗人的颓废和衰老;而早开的梅花则象征着孤独和冷寂。
诗中提到的太白星倾斜,象征着光阴的消逝和岁月的流转。柿子柴在火炉中燃烧,给人一种冷落和凄凉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相互呼应,形成了诗意的重叠。
最后两句表达了宦官和有才华的人对这种滋味的共鸣和期待。他们都在等待一个隐士的邀请,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种等待和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厌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思考。这首诗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抱怨和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南北朝。鲍令晖。明月何皎皎。垂櫎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春日宴山泉王子之第同左田二子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巳恨韶华剧,能孤烂熳游。莺啼檐树换,蝶戏槛花流。宾客朝开苑,笙歌晚入楼。但看今会者,孰与汉枚邹。
崇道叔庆七十。宋代。叶茵。寄意南丰一瓣香,愿公耆艾炽而昌。历经七甲鬓浮绿,带锡万钉眉映黄。疑是函关逢老子,岿然鲁国有灵光。阴功更说燕山桂,留与时人作义方。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九十三。宋代。释居简。来恨出阙迟,归嫌入峡迟。疑今真个悟,悟昔不曾疑。南询是妄,北谒还非。日暮碧云合,乱山啼子规。
浣溪沙(席上再作)。宋代。洪适。不见丹丘三十年。青山碧水想依然。自惊绿鬓已苍颜。月在柳梢曾径醉,雨荒院菊有谁怜。绣衣归与古人言。
移居始定有成。清代。金学莲。健羽知秋亦倦迁,白云无际掩柴关。才当尽处思投笔,望转奢时想买山。俗客不来因好静,古书相对可消闲。祇应烂醉南窗酒,十月芙蓉已半殷。
东阿。宋代。陈师道。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郤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唐代。皎然。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至宝由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四座喧喧争目悦,巧过造化称一绝。莫言昨日因错磨,看取从来无点缺。六月江南暑未阑,一尺花冰试枕看。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主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饰徒相惑。更有坚贞不易心,与君天下为士则。
次韵郑训导二首 其一。明代。陈镒。幽人晓踏渡头沙,远趁闲云访我家。投老山中聊煮石,寻仙海上未乘槎。尊倾绿酒酬彭泽,盘饤黄柑擘永嘉。日短天寒年已暮,且看飞雪散琼花。
辞房相公。唐代。张偁。 秋风飒飒雨霏霏,愁杀恓遑一布衣。辞君且作随阳鸟,海内无家何处归。
至天竺。清代。梁德绳。为礼金仙去,山容出郭清。野花时五色,水鸟爱孤行。一径入寒翠,回溪作雨声。无边萧爽意,暂此豁尘情。
奉送周和录木叔秘监其舅也。宋代。叶适。谢傅怅何远,羊甥良自嘉。帝乡沉迹显,囹户众缧夸。钓冷客得雪,林疎处士花。衰年怕分手,闲发岸头沙。
燕京上元歌 其一。明代。王弘诲。宝马香车意气骄,春城游冶斗妖娆。星衢月市行应遍,一刻千金是此宵。
桃花。唐代。齐己。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赠方山人二首。宋代。吴芾。日者俱云我未归,独君算我有归期。仍言不出三秋里,东望家山喜可知。
送董伦南还次其留别元韵二首 其二。明代。解缙。莫将琴剑老京华,到处溪山即是家。惟有薰风能解愠,不辞相伴到天涯。
赏转官球花酒边分韵得剪字。宋代。陈著。天机地轴随时转,万物生生就裁剪。庭前一种可人花,独殿春深交夏浅。团团自是浑沌胎,皎皎不事儿女婉。照见胸中本色正,洗尽世上芳容靦。我来把酒笑问花,花为我开恐非便。意将逊归金谷园,不则直进玉华苑。庶几异质逢异顾,百卉千葩羞著面。花不解答我已醉,醉梦恍与花神见。若曰幸自托君家,朝夕安知有贫贱。香何用多无眩鬻,静与谁争却悠远。纷纷桃李吾舆台,只许雪里梅同传。富贵自有富贵花,强颜谄事非其愿。妄人或呼转官球,正欲冯君力辞免。胡为亦动流俗心,忽向醉中遭发遣。跫然而喜豁然醒,前言戏耳起舞花。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唐代。王建。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为恶。宋代。王禹偁。明时巧言士,乱世佞幸郎。佞幸惟苟且,巧言颇包藏。为恶虽不同,同归於覆亡。
探梅四绝 其三。宋代。刘辰翁。后五百年无放翁,狂歌醉舞与谁同。渔人入得桃花洞,犹有梅花路未通。
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宋代。陆游。舟中一雨扫飞蝇,半脱纶巾卧翠藤。清梦初回窗日晚,数声柔橹下巴陵。
卧病有感二十韵。宋代。朱之才。皋苏粲园英,泽芝纷水叶。赤弁舞纤肌,黄袍缓老颊。鸣飞各有适,吾独嗟衰薾。齿发久已疏,又复失调燮。粱肉谢鼎俎,参苓富巾箧。葵扇风未来,桃笙汗初浃。呻吟和哀蝉,梦寐追化蝶。抚枕念平生,世故饱更涉。弱龄负奇志,胸蜺盘炜晔。夜徯傅嵓访,朝待渭滨猎。荀爽岁九迁,康侯日三接。功业著钟鼎,声名垂史牒。那知事大谬,举趾得踬跲。多难集暮年,百愿亡一惬。寒灰消寸心,清泪腐双㫸。坐令孤鹏骞,化作瘴鸢跕。忧来复自慰,人生几蓂荚。呼吸过百岁,俯仰失千劫。乘流须纵棹,遇坎即停楫。些语不成骚,商歌鼓长铗。
哭林侍御五首 其四。明代。史鉴。酸风射眸子,南望泪盈襟。曾枉下车揖,敢同行路心。只鸡千里吊,匹马万山深。此意未能遂,凄凉转不禁。
题徐礼部家归去来图。唐代。朱涣。古木参天叫杜鹃,春愁浑在夕阳边。看君此画还三叹,忆得西江上水船。
题梅树君竹楼编诗图。清代。崔旭。我生有癖爱钞诗,残编败壁搜无遗。沽上梅三更好事,口吟手写不知疲。大张铁网操选政,不但心专气亦横。编罢邑人编郡人,我如六国遭兼并。更画欲起竹间楼,著君编诗坐上头。牙签错落排甲乙,清风入户吟声幽。此楼从君意中有,此编傥传千载后。后人见诗如见楼,诗卷长留楼不朽。君不见宋相寇公国号莱,官居鼎鼐无楼台。万事不如编诗好,何日我歌归去来。
六言问天池宝华。宋代。楼钥。昔年曾赋虎丘,犹恨灵岩未游。天池之景绝胜,宝华有水倒流。老矣不复西去,梦入陶朱扁舟。烦君为我寻访,能以新诗寄不。
秋夜途中望月。清代。金应澍。底事牢骚甚,频惊夜欲阑。有家遭荡折,何处问平安。却怪天边月,偏教客路看。几时重聚首,灯下话团圞。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唐代。韩愈。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