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相逢便说诗

出自宋代虞俦的《赠潘接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i hǎi xiàng féng biàn shuō sh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淮海相逢便说诗,新来匡鼎解人颐。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
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
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
()
相逢,解人颐,无声,独知,追随,梅花,东风

《赠潘接伴》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淮海相逢便说诗,
新来匡鼎解人颐。
句中有眼人谁识,
弦上无声我独知。
每见朋游谈警策,
偶因王事得追随。
西湖近报梅花约,
归趁东风第一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虞俦对朋友潘接伴的赞赏和感慨之情。诗人与潘接伴在淮海相逢时,便会谈论诗词。潘接伴是近来匡扶朝政、解救人民的英才,但是只有眼光敏锐的人才能真正认识他的价值。诗人自比一根无声的琴弦,独自知晓潘接伴的才华与价值。每次与潘接伴相聚时,总是会谈论朋友们的安危和国家的政策,偶尔也跟随他参与朝廷的事务。最近潘接伴在西湖附近得到了报梅花开放的消息,诗人将乘东风的力量,第一个回归西湖,与潘接伴一同赏梅。

赏析:
这首诗以写人为主,通过对潘接伴的赞美和自我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才华的珍视。诗人以“淮海相逢”作为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与潘接伴相遇时的喜悦之情,也暗含了两人都是志同道合的诗人。接着,诗人称赞潘接伴是一个能够匡扶朝政、解救人民的人物,体现了对他高尚品质和才华的赞赏。诗人自称“弦上无声”,意味着他对潘接伴的了解超越了表面,更加深入和透彻。诗人在末两句中提到西湖和梅花,表达了回归自然、回归友谊的愿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潘接伴的赞美和自己的自信,描绘了友谊和才华的重要性。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的感受,诗词传达了对友谊、美好事物和追求的向往,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