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为余倾锦囊。宋代。楼钥。炼句工深与味长,固知家学富青箱。莫言一脔能尝鼎,更欲为余倾锦囊。
诗词:《夜读王承家县丞诗编》
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炼句工深与味长,
固知家学富青箱。
莫言一脔能尝鼎,
更欲为余倾锦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读王承家县丞的诗集时的情景。诗人楼钥赞美了王承家县丞的诗句工艺精湛,品味深长,认为他的家学充盈于青铜盒(即指古代学者常用的书箱)。诗人表示,别人说一片肉能尝鼎的滋味,但他更希望能倾听王承家县丞的锦囊之音,即他的精彩诗句。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读诗为背景,通过对王承家县丞诗句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欣赏和向往。第一句“炼句工深与味长”表达了王承家县丞诗句的精湛工艺和令人回味的特点。第二句“固知家学富青箱”则将王承家县丞的诗才与学识比喻为富有学问的青铜盒,强调其学养深厚。接下来两句“莫言一脔能尝鼎,更欲为余倾锦囊”传达了诗人对王承家县丞诗句的渴望和敬仰,将其比作珍贵的锦囊,希望倾听他的诗句之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对王承家县丞诗集的赞美与自己对于诗歌的渴望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优秀诗句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向往。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让人对王承家县丞的诗集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